[發明專利]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2206.0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8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毅;景梓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沃爾士環控系統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巫苑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塵器 系統 故障 安全 熱備硬聯 方法 | ||
1.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控制單元,若干個現場控制單元;所述集中控制單元通過通信總線與若干個現場控制單元連接,第一個現場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通過硬聯線路與最后一個現場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相鄰的兩個現場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與信號輸入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現場控制單元包括用于防止現場控制單元死機的防死機模塊和現場控制芯片;所述現場控制芯片與防死機模塊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死機模塊包括電阻R137,檢測芯片U48,電阻R139,光電耦合器U47,電阻R10,電阻R11,三極管Q28,二極管D29,及繼電器Relay7;所述電阻R137的第一端與電源輸入端連接,第二端與檢測芯片U48的MR端腳連接,檢測芯片U48的WDI端腳與現場控制芯片的Cpusle管腳連接,檢測芯片U48的WDO端腳與電阻R139的第一端連接,電阻R139的第二端與光電耦合器U47的輸入端連接,光電耦合器U47的輸出端分別與電阻R10的第一端,電阻R11的第一端,及三極管Q28的集電極連接,所述電阻R10的第二端與二極管D29的負極,及繼電器Relay7的輸入端連接,電阻R11的第二端與三極管Q28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28的發射極與二極管D29的正極,及繼電器Relay7的輸入端連接,繼電器Relay7的輸出端與現場控制芯片的DI端腳,及DO端腳連接,現場控制芯片的DI輸入端連接繼電器Relay7的公共點,現場控制芯片DO輸出端連接常閉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芯片U48的型號為MAX706或SP706。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現場控制單元在斷電時,現場控制芯片的DI信號輸入端腳短接到DO輸出端腳。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現場控制單元損壞時,現場控制芯片的DI輸入端的信號短接到DO輸出端。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繼電器Relay7的型號為JQ1P-12-F。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單元為GW系列管理機。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其特征在于,所述現場控制芯片為WHVC系列控制器。
10.除塵器清灰系統及掉線故障安全熱備硬聯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通訊總線同步心跳信號和現場控制單元的DI輸入端、DO輸出端的干接點硬聯線路令牌環信號同時運行,運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判斷當前現場控制單元是否接收到集中控制單元發出的信號;
若是,則檢測當前現場控制單元的DI輸入端是否有令牌信號輸入;
若有令牌信號輸入,則將當前現場控制單元的DO輸出端將信號輸出2秒,并返回步驟“判斷當前現場控制單元是否能接收到集中控制單元發出的信號”;若無令牌信號輸入,直接返回步驟“判斷當前現場控制單元是否能接收到集中控制單元發出的信號”;
若否,則檢測當前現場控制單元的DI輸入端是否有令牌信號輸入;
若有令牌信號輸入,則啟動當前現場控制單元清灰一次,并將當前現場控制單元的DO輸出端將信號輸出2秒,且返回步驟“判斷當前現場控制單元是否能接收到集中控制單元發出的信號”;若無令牌信號輸入,直接返回步驟“判斷當前現場控制單元是否能接收到集中控制單元發出的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沃爾士環控系統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沃爾士環控系統工程(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220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