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頻器參數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1788.0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7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袁金云;李武君;陳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辛格林納新時達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0180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頻器 參數 測試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變頻器參數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該系統包括一上位機,該上位機包括:通信配置模塊用于配置上位機與變頻器之間的通信設置;參數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變頻器的參數及其標準值,并生成參數列表存入測試選擇模塊備用;測試選擇模塊用于接收用戶的參數挑選指令生成待測參數集合;測試清單模塊用于根據參數及其標準值生成測試參數標準值清單;測試執行模塊用于根據待測參數集合對變頻器進行參數測試,并比對判斷是否一致,將比對結果發送測試報告生成模塊,生成測試報告。本發明的測試系統及方法更加巧妙合理,能夠快速而準確地對變頻器的各項參數做出自動檢測和判斷,從而大大提高了變頻器測試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變頻器調試技術,尤其是變頻器參數測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變頻器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變頻器調試技術也隨之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精細。目前對于變頻器的測試,主要實現對變頻器的硬件接口和相關性能的測試,有的自動測試系統可實現對變頻器特定的功能的測試。
變頻器主要由整流、濾波、逆變、制動單元、驅動單元、檢測單元微處理單元等組成。變頻器靠內部IGBT的開斷來調整輸出電源的電壓和頻率,根據電機的實際需要來提供其所需要的電源電壓,進而達到節能、調速的目的,另外,變頻器還有很多的保護功能,如過流、過壓、過載保護等等。
變頻器參數是變頻器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變頻器的各種單元及功能,目前的主流變頻器的參數往往都會有四、五百個之多,然而現有技術中,我們對變頻器每下發一個新程序,都需要通過人工校對,包括參數碼、參數的值、參數范圍、參數的單位等,每一次的工作量巨大、耗時長、效率低,并且因人為的不可控因素,很難控制出錯率,從而大大影響、限制了生產效率、生產質量。
實用新型專利“變頻器參數設定系統”(CN201720300903)提出了一種變頻器參數設定系統,該系統可實現一次設定多個變頻器參數,簡化參數修改,降低出錯率。該實用新型需要一個參數設定裝置和一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包含第一通信單元、鎖存寄存器、診斷單元、執行單元等,成本高。該實用新型只能實現對變頻器的單向寫入多個變頻器參數的功能,功能單一。變頻器參數通常較多,參數屬性包括中英文注釋、最大值、最小值、默認值、小數點、單位、在線修改、存EEPROM等,需要人工測試變頻器參數時,不但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且效率低,出錯率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加巧妙合理的變頻器參數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能夠快速而準確地對變頻器的各項參數做出自動檢測和判斷,從而大大提高了變頻器測試的效率。
為了解決這個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變頻器參數測試系統,包括一能與變頻器通信連接的上位機;所述的上位機包括通信配置模塊、參數獲取模塊、測試選擇模塊、測試清單模塊、測試執行模塊、測試報告生成模塊;
所述通信配置模塊,用于配置所述上位機與變頻器之間的通信設置;
所述參數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變頻器的參數及其標準值,還用于生成參數列表存入所述測試選擇模塊備用;
所述測試選擇模塊,用于接收用戶的參數挑選指令,根據所述參數挑選指令生成待測參數集合;
所述測試清單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參數獲取模塊獲取到的所述變頻器的參數及其標準值,生成測試參數標準值清單;
所述測試執行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測試選擇模塊生成的所述待測參數集合對所述變頻器進行參數測試,并將測試數據與所述測試參數標準值清單的相應數據進行比對,判斷是否一致,獲得比對結果,然后將所述比對結果發送所述測試報告生成模塊;
所述測試報告生成模塊生成測試報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辛格林納新時達電機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辛格林納新時達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17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