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01694.3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48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克堅;陳銘;何韋宜;熊明;彭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8/16 | 分類號: | A61K38/16;A61K38/10;A61P17/10;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 |
| 地址: | 361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組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痤瘡的組合物,包括抗菌肽及海綿骨針,海綿骨針促進抗菌肽對皮膚的滲透。所述抗菌肽Sph12?38氨基酸序列:KAKAKAVSRSARAGLQFPVGRIHRHLK,最小殺菌濃度7μM。骨針和抗菌肽Sph12?38結合對兔耳痤瘡的治療效果最明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組合物,特別涉及含抗菌肽的物質。
背景技術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是一類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體中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廣譜的抗菌活性,是生物體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體對抗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自身免疫調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981年Boman等從惜古比天蠶中首次發現抗菌肽—天蠶素以來,人們陸續從植物、昆蟲、海洋生物、兩棲類動物、哺乳動物和微生物等中發現了近3000種抗菌肽。最初人們發現抗菌肽只對細菌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所以又被稱為抗細菌肽。天然抗菌肽通常由12~100個氨基酸組成,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和水溶性,抗菌譜廣,能夠抑殺細菌和真菌。有些抗菌肽甚至具有抑殺病毒、寄生蟲、癌細胞等多種生物活性,而對高等動物正常細胞幾乎無毒害作用,且不易使病原菌產生耐藥性。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抗生素耐藥性微生物的出現,使得抗菌肽在臨床醫藥、食品保存和飼料添加劑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抗菌肽要成為藥物,目前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首先是來源問題。由于抗菌肽的天然資源有限,化學合成是獲取抗菌肽的主要手段。目前已有十余種通過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審批上市的抗菌肽類藥物,如恩夫韋地(Enfuvirtide)用于抗艾滋病治療藥物,Byetta用于治療糖尿病等。本實驗室前期獲得了擬穴青蟹組蛋白Histone 2A序列,根據青蟹組蛋白Histone 2A基因N端序列人工合成其前38個氨基酸,發現其是一種具有廣譜抗細菌、抗酵母的抗菌肽,命名為Sphistin。進一步根據抗菌肽Sphistin蛋白二級結構預測結果,對Sphistin進行蛋白分段,通過化學合成獲得多段分段肽并進行抗菌活性的分析,篩選獲得其主要抗菌功能結構域Sph12-38,與抗菌肽Sphistin相比具有更高抗菌活性,且抗菌譜更廣,具有藥物研發的潛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菌肽的組合物,用于痤瘡的治療,并顯著降低抗菌肽的使用量。
一種治療痤瘡的組合物,包括抗菌肽及海綿骨針,海綿骨針促進抗菌肽對皮膚的滲透。
所述抗菌肽Sph12-38,氨基酸序列:KAKAKAVSRSARAGLQFPVGRIHRHLK,最小殺菌濃度7μM。
所述抗菌肽Sphistin,氨基酸序列:
AGGKAGKDSGKSKAKAVSRSARAGLQFPVGRIHRHLK,
最小殺菌濃度12μM。
所述抗菌肽Sph20-38最小殺菌濃度24μM,氨基酸序列:RSARAGLQFPVGRIHRHLK。給藥方式:10mg蜂海綿骨針置于給藥池內1.77cm2皮膚表面,用電動按摩器以0.3N和300rpm按摩皮膚2min,按摩結束后PBS溶液沖洗皮膚表面3次,再給予1mg/ml的Sph12-38 150μl。
1.抗菌肽對痤瘡丙酸桿菌的抗菌活性
表1抗菌肽對痤瘡丙酸桿菌的抗菌活性
從結果來看,四種抗菌肽中Sph12-38對痤瘡丙酸桿菌具有最小殺菌濃度,為7μM。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169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防曬、美白及抗衰效果的組合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攪拌杯壁清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