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01256.7 | 申請日: | 2020-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6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登輝;張國強;楊星;李佳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B60H1/06;B60L50/70;H01M8/04007;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劉云貴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區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燃料電池 余熱 利用 系統 散熱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包括芯體和四個風扇,芯體包括第一邊水室、第二邊水室和三組散熱翅片,第一邊水室上設有進水口和兩個電磁閥,第二邊水室上設有出水口和兩個電磁閥,第一邊水室、第二邊水室和三組散熱翅片均為中空結構,兩個邊水室相互平行設置,每個散熱翅片的一端均與第一邊水室連通,每個散熱翅片的另一端均與第二邊水室連通,四個風扇設置在散熱翅片的上方且與芯體固定連接,進水口設置在第一邊水室的一端,出水口設置在第二邊水室上與進水口相對的一端,此系統的優點在于:能充分利用電堆產生的熱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器,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
背景技術
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將氫與氧反應產生的化學能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具有發電效率高,環境污染小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領域。燃料電池在運行過程中會大量發熱,因此需要對電堆進行散熱,但散熱過度會導致電堆溫度過低影響電堆的工作效率,因此,燃料電池的散熱系統需要使燃料電池的溫度維持在一個合適的區間之內。同時,為了適應在寒冷地區的使用,燃料電池車的乘客艙也需要具有供暖系統。
現有技術的雖然會采用余熱利用的方案對整車進行取暖,從而減少整車的電耗,提高整車的經濟性。因為目前的余熱利用散熱器本體的散熱量很大,而在燃料電池輸出功率較低的時候,燃料電池產生的熱較少,如果燃料電池產生的熱量小于散熱器的散熱量則整車的余熱利用功能不能使用,導致余熱利用的效率較低。
綜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種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其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其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其中所述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包括芯體和四個風扇,所述芯體包括第一邊水室、第二邊水室和三組散熱翅片,第一邊水室上設有進水口和兩個電磁閥,第二邊水室上設有出水口和兩個電磁閥,所述第一邊水室、第二邊水室和三組散熱翅片均為中空結構,兩個邊水室相互平行設置,每個散熱翅片的一端均與第一邊水室連通,每個散熱翅片的另一端均與第二邊水室連通,三組散熱翅片之間相互平行且相鄰散熱翅片之間留有空隙,四個風扇設置在散熱翅片的上方且與芯體固定連接,進水口設置在第一邊水室的一端,出水口設置在第二邊水室上與進水口相對的一端,所述第一邊水室的電磁閥位于相鄰兩個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之間,第二邊水室的電磁閥位于相鄰兩個散熱翅片與第二邊水室的連接點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其中所述三組散熱翅片為第一散熱翅片、第二散熱翅片和第三散熱翅片,第一邊水室上的兩個電磁閥為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第二邊水室上的兩個電磁閥為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第一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距離進水口的距離小于第二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第二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距離進水口的距離小于第三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第一電磁閥位于第一邊水室上第一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與第二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之間,第二電磁閥位于第一邊水室上第二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與第三散熱翅片與第一邊水室的連接點之間,第三電磁閥位于第二邊水室上第一散熱翅片與第二邊水室的連接點與第二散熱翅片與第二邊水室的連接點之間,第四電磁閥位于第二邊水室上第二散熱翅片與第二邊水室的連接點與第三散熱翅片與第二邊水室的連接點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一個實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燃料電池余熱利用系統的散熱器,其中燃料電池的輸出功率低于預設的第一功率時第一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關閉,冷卻液從進水口進入散熱器,冷卻液流過第一散熱翅片進行散熱后從出水口離開散熱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12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燃料電池車的能量管理方法
- 下一篇:智能薄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