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快層析反演速度收斂的速度融合方法及處理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00730.4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79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杜民;薛花;王后金;李福元;王嘹亮;涂廣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君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譚啟斌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快 層析 反演 速度 收斂 融合 方法 處理 終端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快層析反演速度收斂的速度融合方法及處理終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從均方根速度中提取出海底層位以上的均方根速度模型;步驟2:提取出海底層位以下的層速度模型;步驟3:速度融合,得到初始層速度模型;步驟4:進行迭代,得到更新后的層速度模型;步驟5:比例到深度域,得到深度域速度模型;步驟6:選取出淺中層合理速度模型;步驟7:進行比例掃描,并選取出深層合理速度模型;步驟8:將淺中層合理速度模型劃分0體和1體,選取出淺中層合理1體速度模型,隨后平滑,將步驟6?步驟8的速度模型進行速度融合,得到最終的速度模型。本發明提高了速度收斂進度,可有效改善速度成像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震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加快層析反演速度收斂的速度融合方法及處理終端。
背景技術
當前的精細地震勘探過程中,深度偏移實現了深度域的地質成像,它能有效解決由復雜蓋層結構導致的強烈橫向速度變化問題。但深度偏移需要深度層速度模型,而初始層速度模型主要由時間域均方根速度通過DIX公式(中文稱之為迪克斯公式)轉換而來,海底速度通常會用常數來替代。若海底出現很大起伏情況下時,這樣會導致淺層海底處偏移后的道集并不能有效拉平,在后續層析反演優化迭代的過程中,一方面淺層誤差會越來越大逐漸累積到中深層,導致有的部分速度過大,有的部分速度過小,或出現淺層速度大而深層速度不足,或者淺層速度小而深層速度過大,加大了速度收斂難度,有可能在迭代初期幾輪導致速度發散以致層析迭代后速度越來越不準從而導致速度收斂難,從而導致速度成像精度不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種加快層析反演速度收斂的速度融合方法,其能夠解決速度融合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種處理終端,其能夠解決速度融合的問題。
實現本發明的目的之一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加快層析反演速度收斂的速度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獲取海底解釋層位,從均方根速度中沿海底解釋層位提取出海底層位以上的均方根速度模型;
步驟2:將所述均方根速度模型進行轉換得到層速度模型,并經平滑后提取得到海底層位以下的層速度模型;
步驟3:將海底層位以上的所述均方根速度模型和海底層位以下的所述層速度模型的類型調整為同一類型,
并將調整為同一類型的均方根速度模型和層速度模型進行速度融合,速度融合后得到的速度模型作為初始層速度模型;
步驟4:將初始層速度模型進行時間偏移域層速度迭代,以使得初始層速度模型在淺層進行收斂,經迭代后得到更新后的層速度模型;
步驟5:將經過步驟4更新后的層速度模型比例到深度域,得到深度域速度模型,并采用層析反演法對深度域速度模型進行優化,得到層析反演優化后的速度模型;
步驟6:從不同優化結果的層析反演優化后的速度模型中選取最優的速度模型作為淺中層合理速度模型;
步驟7:將步驟6得到的淺中層合理速度模型分別乘以若干不同比例系數,得到經與不同比例系數相乘后的偏移成像結果,從不同的偏移成像結果中選取共成像點道集相對拉平的結果所對應的速度模型作為深層合理速度模型;
步驟8:將步驟6的所述淺中層合理速度模型沿某個層位T1進行劃分為0體和1體,0體和1體的網格大小和類型均與淺中層合理速度模型一致,僅是值域不同,0體代表該速度模型值全為0,1體代表該速度模型值全為1,將層位T1層之上的速度模型作為淺中層合理1體速度模型,并對淺中層合理1體速度模型進行平滑處理,
將所述淺中層合理速度模型、深層合理速度模型和平滑之后的淺中層合理1體速度模型進行速度融合,得到融合后的速度模型,該速度模型作為最終速度融合后的速度模型。
進一步地,所述均方根速度從經過常規處理后的疊前時間偏移疊加剖面上拾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未經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07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