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對象建模驅動的智慧建筑集成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00630.1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1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郭軍;王凱;朱志坤;吳炎彪;潘曉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源創智控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對象 建模 驅動 智慧 建筑 集成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智慧建筑自動化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對象建模驅動的智慧樓宇集成的方法及系統,包括以下步驟:通過數據采集層采集各個子系統的數據點位;根據所述子系統建立對應的對象數據模型;以所述對象數據模型為依據,根據所述子系統建立與所述子系統相對應的具體的對象實例;根據所述對象數據模型建立對應的對象圖形模型;建立對象圖形實例,將所述對象實例與所述對象圖形實例綁定;利用所述對象數據模型的訂閱和事件,進行所述對象實例之間的通信。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各子系統由不同的廠家提供,需要通過裸點進行關聯,需要單獨寫腳本進行控制,耦合性強,不同項目定制程度高,點位過多,實際施工中花費的精力多且周期長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建筑自動化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基于對象建模驅動的智慧樓宇集成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IBMS(Intelligent?Building?Management?System,IBMS智慧建筑集成管理系統)智慧建筑集成管理系統應用行業不限于智慧樓宇、智慧園區、智慧醫院、智慧城市等和建筑相關的領域。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一套建筑群智慧化精細化管理是需要一套IBMS軟件來支撐。
IBMS軟件中的數據來自多個獨立子系統,一般來說由樓宇自動化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系統、停車場系統、門禁系統、消防系統、視頻系統等十余個子系統共同組成,業務功能如報警聯動、報警管理功能則建立在采集的數據之上。
現有的IBMS軟件中的各個子系統都是不同的第三方廠家提供,需要通過廠家提供的協議接入,接入的數據點都是分散無意義的,需要在IBMS系統中重新梳理,但傳統方式是針對裸點(沒有進行過任何關聯的數據點位)進行關聯,且每個裸點如果需要控制邏輯需要單獨寫腳本進行控制,耦合性強且不同項目定制程度高,點位過多時造成實際施工中花費精力成倍增加且周期較長。
清華大學在201710757015.6中公開了基于監控對象模型的工業監控方法及裝置,應用領域為工業自動化,且限于工業監控,其中對象模型確實大大提供了軟件復用性,但主要用數據監控,局限性太大,IBMS軟件數據監控僅是基本功能,其核心功能是有機集合所有子系統數據,在此基礎上實現系統聯動、節能降耗、決策分析等給業主帶來價值增值的功能。該專利的對象模型無法滿足這些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對象建模驅動的智慧建筑集成的方法及系統,其具有將IBMS軟件中各個子系統的數據有機整合,以對象方式建立,每個對象之間數據可以相互通信又彼此獨立,且自運行,數據流動由對象來驅動而不是以往的由系統本身來主動調用,大大降低了系統的復雜性,且由于模型的建立,在不同項目中有較高復用,累積的施工經驗也可以反過來改進對象模型。而基于統一的數據模型,上層業務開發針對對象模型展開,屏蔽了底層數據的差異性,進一步提高了軟件復用性,并且大大縮減了軟件的施工周期,減少了企業施工成本的優點。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基于對象建模驅動的智慧建筑集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不同子系統的驅動集成設置到數據采集層;
通過所述數據采集層采集各個子系統的數據點位;
建立對象數據模型庫,根據所述子系統的所述數據點位建立所述子系統對應的對象數據模型,所述對象數據模型擁有屬性、方法、事件和訂閱在內的所述對象數據模型基本信息,并將所述對象數據模型存儲到所述對象數據模型庫中;
建立對象實例庫,以所述對象數據模型為依據,根據所述子系統建立與所述子系統相適配的具體對象實例,并將采集到的所述數據點位綁定到所述對象實例的屬性上,將所述對象實例存儲到所述對象實例庫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源創智控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源創智控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006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