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拖網式垃圾清理船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9587.1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2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穩;張建偉;史浩輝;羅爾霖;張雷;林金洋;路萬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拖網 垃圾 清理 | ||
1.一種拖網式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體結構(1),所述船體結構(1)的尾部設有缺口(13),所述船體結構(1)內設有收集艙(12),所述收集艙(12)位于缺口(13)的右側,所述船體結構(1)的甲板面上設有開口(11),所述開口(11)與收集艙(12)相連通;
第一傳送帶(2),所述第一傳送帶(2)傾斜設置在缺口(13)內,所述第一傳送帶(2)的右端傾斜向上伸出船體結構(1)的甲板面且端部位于開口(12)的上方,所述第一傳送帶(2)的左端傾斜向下伸出船體結構(1)的尾部,所述第一傳送帶(2)的帶面上垂直設有推板(21),所述推板(21)的長度方向與第一傳送帶(2)的寬度方向一致;
收集機構,所述收集機構設置在船體結構(1)的尾部,當船體結構(1)在水面移動時,所述收集機構能夠將船體結構(1)周圍水面上的垃圾收集至第一傳送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網式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機構包括:
兩個第一立柱(3),兩個所述第一立柱(3)豎直固設在船體結構(1)上,兩個所述第一立柱(3)之間水平轉動設置有第三轉軸(31),所述第三轉軸(31)的長度方向和船體結構(1)的寬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三轉軸(31)上固設有第三滾筒(311),所述第三滾筒(311)上纏繞有拖網(32),所述拖網(32)的自由端通過拉繩(322)固連有重力球(321),所述拖網(32)的兩側固設有若干個浮球(323),所述船體結構(1)上設有第二電機(33),所述第二電機(33)和第三轉軸(31)傳動連接;
承托結構,所述承托結構設置在船體結構(1)上,所述承托結構能夠對拖網(32)和重力球(321)起承托作用,防止拖網(32)和重力球(321)接觸第一傳送帶(2);
導向結構,所述導向結構設置在船體結構(1)上,當第三滾筒(311)收卷拖網(32)時,所述導向結構能夠對拖網(32)起導向作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拖網式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結構包括:
兩個第二立柱(4),兩個所述第二立柱(4)豎直固設在船體結構(1)上,兩個所述第二立柱(4)分別位于缺口(13)的兩側,所述第二立柱(4)靠近船體結構(1)尾部的一側水平固設有第二連接桿(43),所述第二連接桿(43)的長度方向和船體結構(1)的長度方向一致;
若干個第二導向桿(431),若干個所述第二導向桿(431)平行固設在兩個第二連接桿(43)上,所述第二導向桿(431)的長度方向和船體結構(1)的寬度方向一致;
第四轉軸(52),所述第四轉軸(52)水平轉動設置在兩個第二連接桿(43)遠離第二立柱(4)的一端,所述第四轉軸(52)上固設有第四滾筒(521),當拖網(32)被卷收在第三滾筒(311)上時,所述重力球(321)通過拉繩(322)懸掛在第四滾筒(521)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拖網式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結構包括:
兩個第三立柱(5),兩個所述第三立柱(5)和兩個第二連接桿(43)一一對應,所述第三立柱(5)豎直固設在相對應的第二連接桿(43)上,所述第三立柱(5)上轉動設置有第二導向滾筒(51);
兩個第一導向滾筒(41),兩個所述第一導向滾筒(41)和兩個第二立柱(4)一一對應,所述第一導向滾筒(41)轉動設置在相對應的第二立柱(4)上,所述第一導向滾筒(41)位于第二連接桿(43)的上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拖網式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一立柱(3)和兩個第二立柱(4)一一對應,所述第一立柱(3)通過第一連接桿(42)和相對應的第二立柱(4)固連在一起,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桿(42)之間設有拍打機構,所述拍打機構能夠將拖網(32)上的垃圾拍打至第一傳送帶(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958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成像鏡頭
- 下一篇:綠色免疫豬飼料多維素添加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