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型數據保護方法和可讀計算機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9522.7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94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麗;陳時欽;邱建斌;張昊;方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16/16;G06F16/17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郭鵬飛;林祥翔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型 數據 保護 方法 可讀 計算機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模型數據保護方法和可讀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模型數據進行加密,得到加密文件;對加密文件進行切片,得到若干切片數據及切片信息,并將各切片數據與其對應的切片信息對應存儲,得到存儲文件;讀取存儲文件,對所述存儲文件進行封裝,得到封裝文件;接收文件獲取指令,獲取所述封裝文件并解析,根據各切片信息分段加載各切片信息。采用上述方案后,模型數據被加密后分散存儲,即便某一部分切片數據被盜取也無濟于事,有效提升了模型數據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安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模型數據保護方法和可讀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深度學習領域需要大量數據來訓練模型算法得到權重,在最終部署時權重一般固化于模型中,因而對于模型算法的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市場上各種開源或不開源的toolkit框架,有的沒有對模型數據進行加密,有的只是對模型數據進行簡單加密,對于模型保護沒有安全度高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發明內容
為此,需要提供一種模型數據保護的技術方案,用以解決現有的模型數據保護方式安全性差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發明人提供了一種模型數據保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模型數據進行加密,得到加密文件;
對加密文件進行切片,得到若干切片數據及切片信息,并將各切片數據與其對應的切片信息對應存儲,得到存儲文件;
讀取存儲文件,對所述存儲文件進行封裝,得到封裝文件;
接收文件獲取指令,獲取所述封裝文件并解析,根據各切片信息分段加載各切片信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各切片數據與其對應的切片信息對應存儲于數據結構體中,并對所述數據結構體進行混淆得到存儲文件。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所述切片信息包括切片標識信息、切片大小以及切片地址偏移量。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所述封裝文件被存儲于第一設備中,所述文件獲取指令通過以下方式觸發:
第一設備與第二設備建立連接,在第二設備上運行應用加載程序,以觸發所述文件獲取指令,以使得所述第二設備從所述第一設備中獲取存儲文件。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所述封裝文件并解析,采用加密規則對應的解密規則對加密的切片信息進行解密,再根據切片信息獲取模型切片數據并依次對各模型切片數據進行拼裝,并對拼裝數據進行解密,得到最終的原始模型數據。
發明人還提供了一種可讀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可讀計算機存儲介質存儲包括第一存儲介質和第二存儲介質,所述第一存儲介質中存儲有第一計算機程序,所述第二存儲介質中存儲有第二計算機程序;
所述第一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運行時實現以下步驟:
對模型數據進行加密,得到加密文件;
對加密文件進行切片,得到若干切片數據及切片信息,并將各切片數據與其對應的切片信息對應存儲,得到存儲文件;
所述第二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運行時實現以下步驟:
讀取存儲文件,對所述存儲文件進行封裝,得到封裝文件;
接收文件獲取指令,獲取所述封裝文件并解析,根據各切片信息分段加載各切片信息。
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例,所述第一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運行時還實現以下步驟:
將各切片數據與其對應的切片信息對應存儲于數據結構體中,并對所述數據結構體進行混淆得到存儲文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952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繞障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發送設備及其信號處理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