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及電動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9442.1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63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蔣翱陽;肖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8/27 | 分類號: | B60L58/27;B60L58/26;B60H1/22;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諾創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楊仁波 |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熱量 管理 系統 | ||
1.一種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統(100)、電池包系統(200)、空調系統(300)和燃油加熱器(11);
所述制冷系統(100)包括有第一換熱器(5);
所述電池包系統(200)包括依次安裝在第二管路(201)上的電池包(8)和第二換熱器(7);
所述第二換熱器(7)與所述第一換熱器(5)連接;
所述空調系統(300)包括有依次安裝在第三管路(301)上的第一高壓加熱器(12)和空調芯體(14);
所述燃油加熱器(11)的介質出口(112)通過第一管道(18)與所述第三管路(301)的介質入口(302)連接,所述第一管道(18)通過第二管道(19)與所述第二換熱器(7)連接,所述燃油加熱器(11)的介質入口(111)與所述第二換熱器(7)之間連接有第三管道(20);
所述第三管路(301)的介質出口(303)通過第一三通閥(15)與所述第二管道(19)連接;
在所述第三管道(20)與所述第二管道(19)之間連接有中間連通管道(17),所述中間連通管道(17)的一端通過第二三通閥(16)與所述第二管道(19)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油加熱器(11)單獨對空調芯體(14)加熱模式;
燃油加熱器(11)和第一高壓加熱器(12)聯合對空調芯體(14)加熱模式;
燃油加熱器(11)單獨對電池包(8)加熱模式;
燃油加熱器(11)和第一高壓加熱器(12)聯合對電池包(8)加熱模式;
燃油加熱器(11)和第一高壓加熱器(12)聯合對空調芯體(14)和電池包(8)同時加熱模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路(201)上設置有第二高壓加熱器(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高壓加熱器(10)單獨對電池包(8)加熱模式;
燃油加熱器(11)、第二高壓加熱器(10)聯合對電池包(8)加熱模式;
燃油加熱器(11)、第一高壓加熱器(12)和第二高壓加熱器(10)聯合對電池包(8)加熱模式。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路(201)上設置有第一泵(9),在所述第三管路(301)上設置有第二泵(13)。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系統(100)包括依次安裝在第一管路(101)上的外部換熱器(1)、壓縮機(2)、蒸發器(3)和膨脹閥(4);
所述第一換熱器(5)與所述蒸發器(3)并聯在所述第一管路(101)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系統(100)對電池包(8)降溫模式。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與所述第一換熱器(5)連接的管道(102)上設置有自動控制閥(6)。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壓加熱器(12)和所述第二高壓加熱器(10)分別為PTC加熱器。
10.一種電動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熱量管理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944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單目視覺的激光切割隨動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茶濃縮液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