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快速拼裝圍墻結構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9420.5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75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沈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7/16 | 分類號: | E04H17/16;E04H17/22;E02D27/4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李發軍 |
| 地址: | 410007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快速 拼裝 圍墻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制快速拼裝圍墻結構及施工方法。所述圍墻結構包括基礎、圍墻板,以及壓頂;所述基礎中部設有兩個擋塊,兩個擋塊之間形成圍墻板底部的安裝間隙,所述基礎內預埋有出筋;所述圍墻板包括左右兩根端柱和發泡混凝土墻體;所述發泡混凝土墻體內預埋有骨架結構;所述端柱與發泡混凝土墻體之間通過鋼網膜隔開;所述端柱頂部內預埋有吊裝埋件,所述端柱內預埋有骨架結構,在端柱底部設有預留孔,所述基礎的出筋在連接時伸入所述預留孔內;所述壓頂的兩端下部設有出筋環,該出筋環與端柱的頂部固定相連。本發明的圍墻板結構應受力合理,能夠抵抗使用過程中的荷載,且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快速拼裝圍墻結構及施工方法,屬于建筑工業化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圍墻采用預制混凝土的做法越來越普遍。目前,大部分的圍墻為明柱式(柱子突出)結構,柱子作為主要受力構件承受荷載。但作為中式結構的圍墻,柱子為不突出墻表面的暗柱形式,這種形式更需要保證圍墻的抗傾覆性。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6859498U公開了一種發泡混凝土自保溫復合砌塊,這是發泡混凝土在砌塊中的應用,砌塊尺寸小,容易實現,對于圍墻板這種較大型的預制構件而言,發泡混凝土很難應用,主要難點在于容易開裂和結構強度難以保證。
對于圍墻而言,圍墻下部為基礎,傳統條形基礎或獨立基礎的工作量和造價至少占圍墻工程的40%以上,成本高,且連接不穩定。
此外,裝配式圍墻有一大難題就是圍墻上部容易開裂和錯動。
為了使圍墻的自重更小,減小地基荷載和減小不均勻沉降,本發明利用發泡混凝土技術研發了圍墻產品解決了一系列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預制快速拼裝圍墻結構及施工方法,該圍墻結構將混凝土發泡技術應用到預制圍墻上,既可解決圍墻板重量輕便于施工安裝的問題,又可解決泡沫混凝土的收縮開裂問題。且圍墻板結構應受力合理,能夠抵抗使用過程中的荷載,且成本低。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預制快速拼裝圍墻結構,包括位于底部的預制混凝土基礎、固定在基礎上的預制的圍墻板,以及固定在圍墻板頂部的壓頂;其結構特點是:
所述基礎中部設有兩個擋塊,兩個擋塊之間形成圍墻板底部的安裝間隙,所述基礎內預埋有部分相對所述安裝間隙向上伸出的出筋;
所述圍墻板包括左右兩根端柱和連接于兩根端柱之間的發泡混凝土墻體;所述發泡混凝土墻體內預埋有若干豎向骨架與若干橫向骨架交叉形成的骨架結構,所述橫向骨架穿過豎向骨架并伸進所述端柱中;所述端柱與發泡混凝土墻體之間通過鋼網膜隔開;
所述端柱頂部內預埋有吊裝埋件,所述端柱內預埋有骨架結構,在端柱底部設有延伸至端柱底端面的預留孔,所述基礎的出筋在連接時伸入所述預留孔內;
所述壓頂的兩端下部設有出筋環,該出筋環伸入所述端柱內并與端柱的頂部固定相連。
由此,本發明創造性地采用發泡混凝土作為圍墻板的主要結構,配合常規混凝土支撐的端柱,可以提高圍墻板的結構可靠性。通過特殊的基礎,可以快速地實現圍墻板的垂直度,同時利用斜支撐可以更好地保證圍墻的穩固。
本發明在圍墻板的端柱與發泡混凝土墻體之間通過鋼網膜隔開,可以實現端柱和發泡混凝土墻體的同時作業,極大地提高了圍墻板的預制效率。
本發明的基礎的兩個上凸的擋塊既是圍墻抗傾覆的一層防線,同時在安裝中又可以利用其調節圍墻板的位置,同時還可以使圍墻板臨時固定,大大提高了安裝的效率。
本發明的圍墻板和基礎之間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減少了基礎的工作量,圍墻底部抗傾覆能力強,且施工安裝便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94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