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8826.1 | 申請日: | 202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4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忠虎;王江;王鍵華;段利芳;徐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A23K50/80;C05F7/00;C02F9/14 |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楊明環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產 養殖 水循環 系統 | ||
1.一種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包括第一養殖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污水收集沉淀池、脫水裝置、第一殺菌消毒裝置、第二養殖池、植物種植地、水處理裝置和供水池;
所述第一養殖池和第二養殖池底部設有排污組件,所述第一養殖池和第二養殖池通過排污組件與污水收集沉淀池相連,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的底部通過脫水裝置與第二養殖池相連,所述脫水裝置與水處理裝置相連,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的底部通過第一殺菌消毒裝置與植物種植地相連,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的上部通過水處理裝置與供水池相連,所述供水池與第一養殖池和第二養殖池相連;
所述第一養殖池為魚或蝦養殖池,所述第二養殖池為海參養殖池;
所述水處理裝置包括第一生物過濾池、第二生物過濾池、水質調節池和第二殺菌消毒裝置,所述第一生物過濾池的上方設有第一過濾組件,所述污水收集沉淀池通過第一過濾組件與第一生物過濾池相連,所述第一生物過濾池與第二生物過濾池相連,所述第二生物過濾池與水質調節池相連,所述水質調節池通過第二殺菌消毒裝置與供水池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組件包括隔網、隔網清理組件、集污管、抽污泵和排污管;
所述隔網水平可拆卸設于第一養殖池或第二養殖池的下部,所述隔網清理組件包括清理刷、絲桿和驅動電機,所述絲桿設有兩根,兩根絲桿水平旋轉固定于隔網上方的第一養殖池或第二養殖池上,且兩根絲桿的一端分別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清理刷螺紋連接于兩根絲桿上,且清理刷的刷毛與隔網相接觸;
所述排污管位于的第一養殖池或第二養殖池下方,且排污管的進料端伸至第一養殖池或第二養殖池的底部中心處,排污管的出料端與污水收集沉淀池相連,所述抽污泵設于排污管上,所述集污管設有四根,四根集污管的一端分別伸至第一養殖池或第二養殖池的四角,另一端與排污管的進料端相連,四根集污管上均分布有多個進污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養殖池設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二養殖池設有至少兩個;所述植物種植地設有至少兩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養殖池和第二養殖池中隔網的孔徑小于其中的養殖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組件為過濾槽,過濾槽底部過濾網的孔徑為0.5-1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過濾池和第二生物過濾池內設有多層生物濾料,所述生物濾料的比表面積不小于3×104cm2/g。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水由第一生物過濾池的上部進入、下部排出,第一生物過濾池的水由第二生物過濾池的下部進入、上部排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調節池內設有增氧裝置、pH檢測裝置和礦物質檢測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殺菌消毒裝置和第二殺菌消毒裝置為紫外線殺菌消毒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農業大學,未經河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882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