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MBR污水處理系統的氣源性抽真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7705.5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6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娜;朱輝;曹惠忠;姚昆;邵孝;李同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科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F04B37/12;F04B37/14;F04B39/10;F04B4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歡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mbr 污水處理 系統 氣源性抽 真空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MBR污水處理系統的氣源性抽真空裝置,涉及用于污水處理技術,包括氣水分離罐、真空發生器、空氣壓縮機;氣水分離罐的側壁兩端設有音叉液位開關,音叉液位開關通過導線連接有PLC控制器;氣水分離罐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和排氣口;排氣口通過連接管路a與真空發生器的進口相連接,真空發生器的底部出口接入到MBR膜池;進水口通過抽吸管與MBR膜組件的出水總管相連接;空氣壓縮機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為氣水分離罐和真空發生器進行供氣。本發明能耗低,運行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用于MBR污水處理系統的氣源性抽真空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MBR污水處理系統中,產水管路一般會高于膜池液位,為能將產水管路內的空氣排出,現有的技術中,一般是采用與自吸泵的簡單相連接,或者離心泵+引水罐的方式將管道內空氣排除,這幾種方式只能滿足基本的膜出水要求,并不能保障MBR系統長期穩定的出水,如果膜池液位與水泵安裝位置距離較遠,超過水泵的自吸真空度,則膜系統將無法正常產水,或者在運行過程中,產水管路會逐漸積氣,導致自吸泵或引水罐難以啟動,甚至發生氣蝕現象,并且產水管道內有氣體也會導致產水波動,運行壓力不穩,影響正常產水。傳統解決方法為向產水管道里灌水排氣,現場難以實現,且不能自動化運行,因此找到一種便捷并自動化的抽真空方法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膜系統產水不穩定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于MBR污水處理系統的氣源性抽真空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用于MBR污水處理系統的氣源性抽真空裝置,包括氣水分離罐、真空發生器、空氣壓縮機;
所述氣水分離罐的側壁兩端設有音叉液位開關,所述音叉液位開關通過導線連接有PLC控制器;
所述氣水分離罐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和排氣口;
所述排氣口通過連接管路a與所述真空發生器的進口相連接,真空發生器的底部出口接入到MBR膜池;
所述進水口通過抽吸管與MBR膜組件的出水總管相連接,抽吸管的出水端連接有將清水送入進清水池的離心泵;
所述空氣壓縮機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為氣水分離罐和真空發生器進行供氣,所述空氣壓縮機與氣水分離罐和真空發生器之間設有供氣分布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供氣分布組件包括氣動角座閥、氣動電磁轉向閥、分接頭a、分接頭b、連接管路b和連接管路c,所述分接頭a連接在空氣壓縮機的供氣端與氣動電磁轉向閥之間,所述分接頭b連接在真空發生器與氣動電磁轉向閥之間,所述分接頭a上其余接口可為多個MBR污水處理系統供氣,所述氣動角座閥連接在連接管路a上,所述氣動角座閥的接口通過連接管路b分別與氣動電磁轉向閥和分接頭b的接口相連接,所述氣動電磁轉向閥由PLC控制器控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空氣壓縮機與分接頭a之間還設有空氣過濾器、減壓閥和油霧器。
進一步的,所述離心泵上游管件上依次連接有閥門和壓力變送器,所述壓力變送器由PLC控制器控制連接,所述離心泵下游管件上依次連接有電接點壓力表、閥門和電磁流量計。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用于MBR污水處理系統的氣源性抽真空裝置,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采用便捷自動化抽真空,且與真空泵,羅茨風機等抽真空裝置相比,本裝置的空氣壓縮機也是現場其他氣源性設備的空氣發生裝置,無需額外購買,能耗低,運行成本低。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科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科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77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