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氮射釘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7690.2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73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英;孫長龍;胡玉高;曹薺蓬;沙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C1/04 | 分類號: | B25C1/04;B25C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30007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氮 射釘槍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氮射釘槍裝置。包括槍管、氣化室、電機和手柄;槍管位于射釘槍的最上部,其下方與氣化室上端口連接;氣化室上端口為縮口式結構;氣化室頂部一側設置有進液口;所述的氣化室為雙層結構,氣化室內壁與外壁之間為真空夾層;氣化室內部設置有扇葉,扇葉通過連接金屬軸承連接電機,電機與手柄連接。氣化室是射釘需要的動力發生腔,用于儲放液氮和水,最終液氮氣化產生壓力;通過電機啟動扇葉快速旋轉,通過氣化室內快速旋轉的扇葉片,將液氮與水快速混合,液氮遇水氣化速率急劇提高,產生的高壓提供動力能使釘子快速射出。本發明解決傳統射釘槍在使用過程中發熱帶來不安全問題;裝置整體具有結構簡單、消除安全隱患和綠色環保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涉及一種液氮射釘槍裝置,具體地說是一個通過液氮快速氣化產生瞬時高壓從而產生動能的動能發生裝置。
背景技術
射釘槍是一種用于將釘子釘入木材、墻體等材料的工具,射釘槍在許多方面取代了錘子作為建筑商的首選工具。現有射釘槍按照動力來源主要可以分為:氣動射釘槍、粉末驅動的射釘槍、燃燒動力的射釘槍、電動射釘槍、電磁驅動射釘槍。這些射釘槍通常利用壓縮空氣(氣動)、電磁驅動、高度易燃氣體或火藥在腔體內氣化,從而形成動力,通過打釘的槍針,使釘射出。目前的射釘槍存在的問題是:第一,對于電動與燃燒動力的射釘槍,尤其是以燃燒為動力的射釘槍,其釘子在發射時會同時產生大量的熱,這對于揚塵較多的施工環境而言,是非常危險的;第二,傳統的瓦斯燃燒或火藥子彈射釘槍,燃料本身或燃燒氣化后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物理,不環保。第二,對于電動射釘槍,電動射釘槍消耗較大的電量,其需要附帶大功率電源也限制了其工作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射釘槍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依靠液氮氣化產生動力的新型射釘槍方案和裝置,該種射釘槍的實現將解決傳統射釘槍在使用過程中發熱帶來的不安全問題;液氮綠色清潔避免了傳統瓦斯燃燒和火藥子彈氣化后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所涉及的液氮射釘裝置的啟動進需要很小的電量,解決了傳統電動射釘槍耗電量大的問題。裝置整體具有結構簡單、消除安全隱患和綠色環保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液氮射釘槍裝置,包括槍管、氣化室、電機和手柄;其特征是槍管位于射釘槍的最上部,其下方與氣化室上端口連接;氣化室上端口為縮口式結構;氣化室頂部一側設置有進液口;所述的氣化室為雙層結構,氣化室內壁與外壁之間為真空夾層;氣化室內部設置有扇葉,扇葉通過連接金屬軸承連接電機,電機與手柄連接。
所述的槍管上端一側壁固定一磁鐵,磁鐵位置與槍管內釘子位置一致。
所述氣化室是射釘需要的動力發生腔,用于儲放液氮和水,最終液氮氣化產生壓力。
所述的氣化室的縮口式結構是,縮口上端與槍管一致。
所述氣化室具有雙層結構,由外壁和內壁兩部分組成,且內壁與外壁之間為一抽成真空狀態的夾層,增進氣化壁的絕熱性能,同時在夾層內裝有吸附劑。
所述的氣化室外壁外層設置有保護套層,起減震作用。
所述氣化室頂部為縮口式結構,縮口上端與槍管一致,與槍管連接部高度為氣化室上下整體高度的1/6~1/5,縮口下端與氣化室上端一致。
所述氣化室頂部一側設置有進液口,進液口高度為氣化室整體高度的1/5~1/4,進液口深入到氣化室內部,在與氣化室內外壁夾層接觸部分周圍具有吸附劑,且進液口頂部設計空隙,使氣化室內蒸發出來的氮氣排出,保證安全,又要有絕熱性能,減少液氮蒸發。
所述氣化室下方為電機,電機上方通過連接金屬軸承與扇葉相連,扇葉伸入氣化室內部,電機外部包裹電機外殼,外殼一側設有電機開關,用于接通觸發開關。
所述電機與手柄連接,手柄本身由把手、卡槽、滑槽軌道構成,電機外殼外部通過手柄底部設置的卡槽、滑槽軌道與手柄相連接,便于手持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76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