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螺旋除塵除霧器、除霧裝置及吸收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7336.X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1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欣;吳永杰;戴永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斯蒙赫爾(上海)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B01D45/16 | 分類號: | B01D4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 除塵 裝置 吸收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螺旋除塵除霧器、除霧裝置及吸收塔,包括:筒體,筒體內設有用于使煙氣通過的兩端連通的中空腔體。內螺旋部可拆卸連接于中空腔體內。外螺旋部可拆卸連接于內螺旋部內。同時,內螺旋部的螺旋路徑與外螺旋部的螺旋路徑不同。通過將螺旋除塵除霧器設置為一個兩端連通的筒體,在筒體的內壁面上可拆卸連接內螺紋部,并在內螺紋部內設置外螺紋部。煙氣進入筒體的中空腔體內后,進入外螺紋部并形成高速離心力,使得煙氣里面含的霧滴、粉塵向外擴張,脫離煙氣進入內螺紋部的螺紋內,由內螺紋部的螺紋對霧滴和粉塵進行阻攔并沿著螺紋流下,防止粉塵和霧滴被二次夾帶,達到提高除塵除霧性能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煙氣吸收塔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螺旋除塵除霧器、除霧裝置及吸收塔。
背景技術
除霧器是脫硫吸收塔的重要部件。除霧器安裝在吸收塔上方,主要作用是把煙氣中的夾帶的液滴和漿液分離出來,避免霧滴進入煙囪排放到大氣中。它的工作機理是:煙氣中攜帶的霧滴以一定的速度通過除霧器,由于慣性作用,霧滴撞擊到除霧器葉片上并被捕集,當捕集的霧滴越來越多,達到一定重量后落下,再次進入脫硫塔。
傳統的折流板除霧器包括平板式除霧器和屋脊式除霧器,去除霧滴的粒徑在15μm以上;折流板除霧器容易結垢堵塞,在實際運行中,為了保證設備正常的運行,需要定時進行沖洗,造成脫硫系統廢水量較大。同時,傳統折流板除霧器除塵效果有限,如果脫硫后端不設濕式靜電除塵器等除塵裝置,吸收塔出口粉塵濃度很難確保低于20mg/Nm3,更不必說實現5mg/Nm3的超低排放。
因此提高除霧器的除塵除霧性能,具有重要的環保和社會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螺旋除塵除霧器、除霧裝置及吸收塔,以提高除塵除霧性能。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一種螺旋除塵除霧器,包括:
筒體,所述筒體內設有用于使煙氣通過的兩端連通的中空腔體;
內螺旋部,所述內螺旋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中空腔體內;
外螺旋部,所述外螺旋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內螺旋部內;
所述內螺旋部的螺旋路徑與所述外螺旋部的螺旋路徑不同。
本發明的螺旋除塵除霧器,所述內螺旋部包括若干螺旋條;若干所述螺旋條分別間隔并貼壁連接于所述中空腔體內,并與所述中空腔體的內壁面配合形成螺旋集水槽。
本發明的螺旋除塵除霧器,所述外螺旋部包括螺旋葉片和桿體;所述螺旋葉片環設于所述桿體;所述螺旋葉片的外側表面貼壁連接于所述螺旋集水槽的若干所述螺旋條上。
本發明的螺旋除塵除霧器,所述桿體上設有與用于外部清洗裝置連通的通孔。
本發明的螺旋除塵除霧器,所述螺旋集水槽和所述螺旋葉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本發明的螺旋除塵除霧器,所述筒體、所述內螺旋部和所述外螺旋部為聚丙烯塑料或纖維增強塑料制成的所述筒體、所述內螺旋部和所述外螺旋部。
本發明的一種除霧裝置,包括濾板和上述的螺旋除塵除霧器;所述濾板上設有若干用于容置螺旋除塵除霧器的容置通孔;所述螺旋除塵除霧器設于所述容置通孔內。
本發明的一種吸收塔,設置上述的除霧裝置。
本發明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其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斯蒙赫爾(上海)環??萍加邢薰?,未經斯蒙赫爾(上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73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拍照展示設備
- 下一篇:一種零添加曬醋及其制作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