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7297.3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5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閆立華;王偉;李朝毅;牛江麗;王達鵬;徐會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家莊麥特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7/481 | 分類號: | G01S7/481;G01S1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田甜 |
| 地址: | 050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雷達 系統 | ||
1.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殼,內部設有空腔;
激光光源組件,設于所述空腔內,并沿第一方向出射光線;
接收組件,設于所述空腔內,所述接收組件的接收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
反射組件,設于所述激光光源組件和所述接收組件之間,且反射面朝向所述接收組件且與所述第一方向呈預設夾角設置,所述反射組件用于接收經目標物體反射的光線并將接收到的光線反射至所述接收組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組件包括:
激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光源套筒,套設于所述激光光源外周;以及
第一反射鏡,固設于所述光源套筒末端,所述第一反射鏡的反射面與所述激光光源的出射方向呈45°角設置,所述預設夾角為4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為光纖耦合光源。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組件還包括導光筒,所述導光筒設于所述第一反射鏡的出光方向,并用于對經所述第一反射鏡反射的光線進行勻光處理。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組件包括:
反射支架;以及
第二反射鏡,末端與所述反射支架連接,所述第二反射鏡的反射面朝向所述接收組件且與所述第一方向呈45°角設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達光路系統還包括驅動組件,所述光源套筒和所述反射支架分別與所述驅動組件連接,所述驅動組件用于使所述光源套筒和所述反射支架環繞轉軸線發生旋轉,所述轉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括:
驅動電機,與所述外殼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轉軸線同軸設置;
碼盤,呈環狀,且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光源套筒和所述反射支架分別與所述碼盤連接,所述碼盤與所述轉軸線同軸設置;
角度標定部,設有多個,多個所述角度標定部環繞所述碼盤的中軸設置于所述碼盤的外緣,相鄰的所述角度標定部之間間隔設置;以及
檢測器,連接于所述外殼,用于在所述角度標定部到達所述檢測器的檢測區域時識別所述角度標定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中部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所述激光光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組件包括:
接收器;以及
接收透鏡,設于所述接收器的接收面處,用于直接接收經所述反射組件反射的光線,所述接收透鏡的接收面為連續曲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雷達光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透鏡包括:
透鏡本體,為凸透鏡;以及
安裝部,設于所述透鏡本體外周,用于安裝于所述接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家莊麥特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石家莊麥特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729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玉米秸稈生物質炭制備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微合金化中碳鑄鋼件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