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基鉆井巖屑隨鉆無害化處理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7246.0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662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任雯;謝水祥;王奇;李興春;仝坤;張明棟;李樹森;許毓;孫靜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1/06 | 分類號: | E21B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張德斌;閆加賀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鉆井 巖屑 無害化 處理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水基鉆井巖屑隨鉆無害化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料斗、料斗稱重模塊、加藥系統、混拌機、混拌機稱重模塊、物料輸出設備;所述加藥系統包括藥倉、藥倉稱重模塊和藥倉上藥輸送設備;其中,
所述料斗與所述混拌機連接從而實現料斗向混拌機供料,所述藥倉與上藥輸送設備連接從而實現藥倉向上藥輸送設備供藥,所述上藥輸送設備與所述混拌機連接從實現上藥輸送設備向混拌機供藥;所述混拌機與所述物料輸出設備連接;
所述料斗稱重模塊用于稱量料斗的重量;所述混拌機稱重模塊用于稱量混拌機的重量;所述藥倉稱重模塊用于稱量藥倉的重量;
所述料斗稱重模塊、所述混拌機稱重模塊和所述藥倉稱重模塊這三個稱重模塊同料斗向混拌機供料的開始與停止、藥倉向藥倉上藥輸送設備供藥的開始與停止、藥倉上藥輸送設備的啟動與停止以及混拌機的啟動建立連鎖控制,從而實現自控定量向混拌機中輸送料斗中暫存的待處理巖屑以及定量向混拌機中輸送藥倉中暫存的處理巖屑用藥劑進行巖屑無害化處理;
所述料斗稱重模塊連鎖控制料斗向混拌機供料的開始,當料斗稱重模塊稱得的重量大于額定數值A時,料斗向混拌機供料開始;所述混拌機稱重模塊連鎖控制料斗向混拌機供料的停止、藥倉向藥倉上藥輸送設備供藥的開始、藥倉上藥輸送設備的啟動和混拌機的啟動,當混拌機稱重模塊稱得的重量大于等于額定數值B時,料斗向混拌機供料停止、混拌機啟動并鎖定料斗向混拌機供料的開始功能禁止料斗向混拌機供料、藥倉向藥倉上藥輸送設備供藥開始、藥倉上藥輸送設備啟動,在鎖定料斗向混拌機供料的開始功能狀態下不執行當料斗稱重模塊稱得的重量大于額定數值A時進行的連鎖控制;所述藥倉稱重模塊連鎖控制藥倉向藥倉上藥輸送設備供藥的停止和藥倉上藥輸送設備的停止,當所述藥倉稱重模塊稱得藥倉的重量減少大于等于額定數值C時,藥倉向藥倉上藥輸送設備供藥停止、藥倉上藥輸送設備停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與所述混拌機的進料口之間的連接管路上設有料斗控制閥;所述藥倉的出料口與所述藥倉上藥輸送設備的進料口之間的連接管路上設有藥倉控制閥;
所述料斗稱重模塊、所述混拌機稱重模塊和所述藥倉稱重模塊這三個稱重模塊同料斗向混拌機供料的開始與停止、藥倉向藥倉上藥輸送設備供藥的開始與停止、藥倉上藥輸送設備的啟動與停止以及混拌機的啟動建立連鎖控制通過下述方式實現:所述料斗稱重模塊、所述混拌機稱重模塊和所述藥倉稱重模塊這三個稱重模塊同料斗控制閥的開啟與關閉、藥倉控制閥的開啟與關閉、藥倉上藥輸送設備的啟動與停止以及混拌機的啟動建立連鎖控制,從而實現自控定量向混拌機中輸送料斗中暫存的待處理巖屑以及定量向混拌機中輸送藥倉中暫存的處理巖屑用藥劑進行巖屑無害化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料斗控制閥和藥倉控制閥選用氣動蝶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含上藥設備,所述上藥設備與所述藥倉連接用以實現向藥倉中輸送藥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上藥設備包括真空上料機和羅茨風機,所述真空上料機的出料口與所述藥倉的進料口連接,所述羅茨風機與所述藥倉連接,真空上料機通過羅茨風機形成真空實現向藥倉輸送藥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真空上料機的出料口與所述藥倉的進料口的連接管路上設有上藥設備控制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上藥設備控制閥選用氣動蝶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送水設備,所述送水設備的水出口與所述料斗的進水口和/或所述混拌機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送水設備的水入口與水源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作為水源與送水設備的入水口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水箱內設有液位標尺,用以顯示水箱內的水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724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