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視化包皮環切吻合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7047.X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6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戴紅峰;羅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115 | 分類號: | A61B17/115;A61B17/326;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順 |
| 地址: | 650031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視化 包皮 吻合 | ||
本發明涉及泌尿、男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視化包皮環切吻合器;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視化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龜頭罩,所述龜頭罩內設有攝像頭和光源;還包括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與攝像頭電連接,所述顯示模塊用于實時顯示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本發明通過在龜頭罩內設置攝像頭和光源,并通過顯示模塊實時顯示設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從而在術中直觀的觀察到包皮內板、龜頭及包皮系帶的位置和形狀,使包皮環切手術在直視下進行,繼而確保包皮環切手術精準、安全、微創。由于能夠進行可視化操作,不依賴于手術醫生的經驗,能夠精準保留包皮系帶的長度,從而使包皮環切吻合術更客觀和規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泌尿、男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視化包皮環切吻合器。
背景技術
包皮過長是指陰莖疲軟及勃起狀態下,陰莖頭(龜頭)不可完全外露,但可用手把包皮翻下;包莖是指包皮的口狹窄,包皮與陰莖頭粘連。包皮過長及包莖具有以下危害:阻礙陰莖發育導致陰莖短小;易患包皮、龜頭、尿道及前列腺等炎癥;反復炎癥可導致陰莖腫瘤的發生;易傳染性傳播疾病,尤其是HIV、梅毒、淋病等;可導致不育;可導致性伴侶患宮頸炎、宮頸癌等疾病。而包皮環切術具有以下好處:降低陰莖癌發生率;降低宮頸癌發生率;降低尿道感染發生率;有利于陰莖再次發育;預防性傳播疾病,尤其是可做為HIV的“天然疫苗”;降低陽痿早泄的發生率,提高夫妻性生活質量,助婚姻生活和諧,降低離婚率;在部隊,可以提高軍隊戰斗力;減少由生殖系統感染引起的精子質量下降,有利于優生優育。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產品研發,越來越多的微創醫療器械應用于泌尿、男科臨床手術,包皮環切吻合器就是其中的一種,包皮環切吻合器的應用具有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較短、可最大限度減少手工操作誤差、減少術后感染、術后痛苦少、功能恢復快等諸多優點。但是,現有的包皮環切吻合器在使用時,無法觀察到包皮內板、龜頭及包皮系帶的情況,手術時均是根據醫生的經驗來判斷包皮系帶的剩余長度,對醫生的臨床經驗要求高,安全系數低,且手術不夠精準,常造成一些醫療糾紛,有一定醫療隱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一次性包皮環切吻合器對醫生的經驗要求高、安全系數低、精準度差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視化包皮環切吻合器,能夠直觀的觀察到包皮內板、龜頭和包皮系帶的形狀和位置,不依賴手術醫生的經驗,使包皮環切手術更精準、安全、微創、美觀、客觀。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可視化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龜頭罩,所述龜頭罩內設有攝像頭和光源;還包括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與攝像頭電連接,所述顯示模塊用于實時顯示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
本發明通過在龜頭罩內設置攝像頭和光源,并通過顯示模塊實時顯示設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面,從而在術中直觀的觀察到包皮內板、龜頭及包皮系帶的位置和形狀,使包皮環切手術在直視下進行,繼而確保包皮環切手術精準、安全、微創。由于能夠進行可視化操作,不依賴于手術醫生的經驗,并且能夠精準保留包皮系帶的長度,從而使包皮環切吻合術更客觀和規范。
作為龜頭罩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龜頭罩設有調節螺桿,所述顯示模塊與調節螺桿可拆卸連接,以使得顯示模塊可重復利用,降低包皮環切吻合器的使用成本,便于推廣。
進一步的,所述龜頭罩內腔適配有內罩,所述內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攝像頭位于龜頭罩與內罩之間的空間內,以防止在使用過程中龜頭遮擋攝像頭,確保手術可視化進行。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螺桿中部轉動連接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一端通過連接桿與攝像頭連接,所述旋轉桿另一端位于調節螺桿遠離龜頭罩一端外部;所述連接桿可在龜頭罩與內罩之間的空間內繞調節螺桿的軸線旋轉。手術時通過旋轉旋轉桿,可使攝像頭繞龜頭360度多方位旋轉,可以多角度地觀察包皮內板、龜頭及包皮系帶,避免視覺盲區,以便更直觀、更安全切割過長包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70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