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檢測酪氨酸酶活性的SERS基底及利用該基底檢測酪氨酸酶活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6667.1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75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陸德嬋;陳彩柔;盧玉棟;黃祖芳;劉顯鵬;沈慧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5 | 分類號: | G01N21/65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曉芬 |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檢測 酪氨酸 活性 sers 基底 利用 方法 | ||
1.一種用于檢測酪氨酸酶活性的SERS基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方法制得:
(1)AuPB@Au NPs的合成
取10mL納米金膠溶液,加入10-20μL濃度為0.1mol/L的普魯士藍(PB)溶液作為拉曼信號分子,攪拌混合均勻后離心,重新懸浮于10mL超純水中,得Au@PB膠體;往10mL的制備好的Au@PB膠體中加入250μL濃度為6*10-2mol/L的檸檬酸鈉溶液,磁力攪拌加熱至沸騰后,加入2.5mL濃度為1mmol/L氯金酸溶液后停止加熱,繼續磁力攪拌1h后,將膠體離心洗滌2次,重新分散于5mL超純水中,得到AuPB@Au膠體;
(2)Fe(NTA)溶液的合成
首先取濃度為10-3M的九水硝酸鐵溶液和濃度為10-3M的氨三乙酸三鈉溶液按體積1:1混合后,往溶液中添加pH調節劑調節Fe(NTA)溶液的pH為7.0,混合液靜置,得Fe(NTA)溶液;
(3)AuPB@Au-Fe(NTA)SERS基底的合成
將步驟(1)制備好的AuPB@Au膠體與步驟(2)制備的Fe(NTA)溶液按體積1:1混合后,攪拌混合后,離心洗滌除去未反應的Fe(NTA),去除上清液,剩下AuPB@Au-Fe(NTA)膠體備用;
步驟(2)的pH調節劑為濃度為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檢測酪氨酸酶活性的SERS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金膠溶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取100mL質量分數為0.01%的氯金酸溶液在磁力攪拌下加熱至沸騰;然后取1-1.5mL質量分數為1%檸檬酸鈉溶液,加入到沸騰的上述氯金酸溶液中,待沸騰15min后,反應結束,冷卻至室溫,制成納米金溶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檢測酪氨酸酶活性的SERS基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攪拌時間為至少30min。
4.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SERS基底檢測酪氨酸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制備不同濃度的酪氨酸酶溶液標準溶液,加入多巴胺進行共培養,接著加入AuPB@Au-Fe(NTA)SERS基底混勻后,進行拉曼檢測;記錄Fe(NTA)DA的拉曼特征峰1480cm-1信號與普魯士藍2121cm-1信號強度的比值I1480/2121為縱坐標,酪氨酸酶活性為橫坐標作出相對應的工作曲線;
S2、檢測待測樣品中酪氨酸酶的回收率(%):將步驟S1中所述酪氨酸酶的標準溶液替換為待測樣品的溶液,按照所述步驟S1所述方法檢測所述待測樣品,對照工作曲線,計算得出細胞裂解液中酪氨酸酶的回收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檢測酪氨酸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曲線為Y=0.163Log[C]+4.414,其中Y為I1480/2121;C為酪氨酸酶的濃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檢測酪氨酸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酪氨酸酶的最低檢測限0.0003U/mL。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檢測酪氨酸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底物多巴胺的濃度為10-3M,多巴胺與酪氨酸酶的體積比為10:1,共培養時間為3min。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檢測酪氨酸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檢測待測樣品為Hela細胞裂解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師范大學,未經福建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66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診斷信息評估方法、顯示方法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預制疊合梁及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