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6177.1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2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彭一明;廖馨宇;魏小輝;聶宏;張釗;黃海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飛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F1/00 | 分類號: | B64F1/00;B64F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張華蒙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艦載 無人機 攔阻 回收 裝置 | ||
1.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艦載無人機(13)降落的圓形平臺(2)和天鉤攔阻系統T;所述的天鉤攔阻系統T包括設置在圓形平臺(2)的圓心處的天鉤支架(12),在所述的天鉤支架(12)頂部橫向設置天鉤吊臂(8),在所述的天鉤吊臂(8)上對稱設置用于阻攔艦載無人機(13)的天鉤繩索(7);在所述的天鉤支架(12)的兩側的圓形平臺(2)上對稱設置地面攔阻裝置D,所述的地面攔阻裝置D包括對稱設置在艦載無人機(13)降落區兩側的剎車裝置(3),兩個所述的剎車裝置(3)之間通過攔阻索(4)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天鉤支架(12)頂部斜著安裝用于幫助天鉤吊臂(8)縱向承載的加固機構(11),形成至少一個三角形穩定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天鉤吊臂(8)上對稱設置滑輪組,所述的滑輪組均分別包括第一滑輪(9)和第二滑輪(10),所述的天鉤吊臂(8)通過第一滑輪(9)和第二滑輪(10)與天鉤繩索(7)分別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鉤支架(12)為伸縮支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圓形平臺(2)的下方設置緩沖器(14),所述的緩沖器(14)位于天鉤吊臂(8)在圓形平臺(2)的投影處;當回收過程開始后,艦載無人機(13)勾掛繩索(7),將繩索(7)拉長,緩沖器(14)收緊天鉤繩索(7)從而限制艦載無人機(13)機翼位移。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艦載無人機(13)的機翼中間處設置用于掛住天鉤繩索(7)的凹槽(6),實現艦載無人機(13)的限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剎車裝置(3)包括被第三連桿(3-3)夾緊的圓盤(3-4),所述的第三連桿(3-3)通過第二連桿(3-2)與第一連桿(3-1)相連;在回收階段開始之前,所述的剎車裝置(3)的第三連桿(3-3)處于松開狀態;在回收階段開始后,繩索拉動第一連桿(3-1),帶動第二連桿(3-2),使第三連桿(3-3)夾緊從而對圓盤(3-4)進行減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形平臺(2)區域嵌在航母艦面甲板(1)上,與航母艦面甲板(1)平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圓形平臺(2)下方安裝輔助圓形平臺(2)轉動的滑軌(15),在所述的滑軌(15)上方設置滑塊(16);在所述的圓形平臺(2)中心下部設置帶動圓形平臺(2)旋轉的軸(17),在所述的軸(17)處設置配合使用的軸承(18)和緊固螺母(19)。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旋轉型艦載無人機攔阻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軌(15)為圓環形狀,所述的滑塊(16)為扇形圓環形狀且中間鏤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飛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飛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617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