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香茅醇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及其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6064.1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9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沈祥春;張科;陶玲;楊佳佳;肖婷;賀智勇;姜豐;周雪;吳林菁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045 | 分類號: | A61K31/045;A61K9/107;A61K47/44;A61K47/10;A61K47/2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賈楠楠 |
| 地址: | 550025***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香茅 制備 腫瘤 藥物 中的 應用 及其 制劑 | ||
本發明公開了香茅醇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及其制劑,特別是在治療喉癌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通過考察香茅醇對人喉癌上皮細胞和乳腺癌細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優化了香茅醇自乳化制劑(CT?SMs)處方,對CT和CT?SMs藥劑學性能、細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以及細胞攝取,及CT?ME藥劑學性能進行評估,發現CT可明顯抑制HEp?2細胞的增殖能力,并成功制備了CT?SMs和CT?ME,其處方工藝可行,制得的亞微乳質量可控,包封率高,且HEp?2細胞對CT?SMs攝取效率顯著高于單獨的CT。本發明為抗腫瘤藥物尤其是治療喉癌藥物的研制和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驗依據,對于腫瘤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尤其涉及香茅醇在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及其制 劑。
背景技術
癌癥是當今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惡性疾病之一,且呈上升趨勢, 目前臨床治療主要是以手術切除、放療及輔助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經由 手術、化療、放療帶來的副作用嚴重影響患者預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 量。
香茅草為禾本科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的全草,味辛,性溫, 歸肺、膀胱、胃經,臨床用于治療感冒引起的頭身疼痛、風寒濕痹、脘腹 冷痛、泄瀉、跌打損傷等。
香茅醇(Citronellol,CT)是在Cymbopogon屬植物精油中發現的單萜 烯類化合物,具有玫瑰花香氣,是一種很有價值的香料,國內廣泛用作藥 物、煙草、化妝品及食品的添加劑。由于其水溶性差、易揮發等缺點,目 前的CT商品化產品的生物利用度很低,這些問題共同制約了CT的臨床應 用。
微乳(micro emulsion,ME)是水,油,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按適 當的比例混合形成的各向同性,透明,熱力學穩定的分散體系。粒徑在1~ 100nm的稱為納米乳液(nanoemulsion)或微乳液(microemulsion),粒徑 在100~1000nm的稱為亞微乳。近年來,自乳化給藥系統(Self-emulsified drug delivery system,SMs)作為一種具有良好的熱力學穩定性和各向同向性 等特性的新型膠體體系。在溫和攪拌下加入/進入水介質時,會自發形成粒 徑500nm的水乳狀液。大量研究證實,其可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 穩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是疏水性、難吸收、易水解藥物的優良載體。
目前,已有諸多研究支持香茅草在抗腫瘤方面具有應用價值及前途。Lucas T等人探討了香茅精油口服對N-甲基-N-亞硝基脲(MNU)所致白細 胞DNA損傷的保護作用。結果顯示香茅精油在DDB啟動的雌性BALB/C 小鼠中對MNU誘導的DNA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并具有潛在的抗乳腺癌活 性。Xiao-Li Bao等人研究了香茅草多糖對S180細胞的細胞毒性。結果表明香茅草多糖對移植的S180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為香茅草多 糖劑量依賴性地提高了荷瘤小鼠的免疫力來實現了其抗腫瘤活性。然而, 關于香茅醇抗腫瘤性能的相關研究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以喉癌上皮細胞(HEp-2)為研究對象,并成功制備了香茅醇 乳化制劑(CT-SMs和CT-ME),觀察不同濃度的CT或CT-SMs對HEp-2 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并考察了CT與CT-SMs在HEp-2細胞中攝取情況, 為CT臨床應用于喉癌的治療提供相關理論和實驗依據。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香茅醇在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其中,所述的腫 瘤為喉癌。
優選地,上述應用中,所述的藥物為香茅醇乳化制劑。
優選地,上述應用中,所述的香茅醇乳化制劑,以香茅醇為油相,以 無水乙醇或甘或1,2-丙二醇為助乳化劑,以大豆磷脂或15-羥基硬脂酸聚乙 二醇酯或泊洛沙姆188為乳化劑,其乳化劑:助乳化劑的質量比為6-9:1-4, 油相:混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4:6-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醫科大學,未經貴州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60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