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干涉的光束軌道角動量譜分析方法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5640.0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8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付時堯;高春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J1/00 | 分類號: | G01J1/00;G01J3/00;G01J11/00;G02B27/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干涉 光束 軌道角動量 譜分析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干涉的光束軌道角動量譜分析方法與裝置。引入一參考高斯光束,使其與待測光束同軸干涉,通過干涉場的二維光場分布,以及待測光束和參考光束的二維光場分布,可反推出待測光束的復振幅,進而采用螺旋諧波展開的方式直接計算出待測光束的軌道角動量譜。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完全依照軌道角動量譜的定義展開,使得本發明的方法適用于任何激光束,不受待測光束光場分布的制約。此外本發明的裝置結構簡單而穩定,易于小型化,方便攜帶,能有效的應用于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干涉的光束軌道角動量譜分析方法與裝置。
背景技術
光的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是激光束的一個全新維度。早在1992年,荷蘭科學家Allen等人的研究發現,OAM是具有螺旋波前(l為角量子數,為角向坐標)的渦旋激光束的固有屬性,同時光束中每一個光子所攜帶的OAM的值,為約化普朗克常量的整數倍表明光束的OAM的本征值l可以為任意整數,且不同本征值的OAM成分相互正交,可構成一無窮維希爾伯特空間。攜帶有OAM的光束的這些獨特性質,使得其在多個應用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例如,利用OAM的正交性可以將模式復用技術引入到傳統的光通信系統中,極大地拓展光通信系統的信道容量;攜帶有OAM的光束的螺旋形波面使得該光束具有旋轉多普勒效應,在照射到旋轉物體表面時散射光將出現頻移,通過該頻移可反推出旋轉體轉速;此外,光束的OAM在激光加工、量子信息、天文等領域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束激光束中可以同時包含有多個不同的OAM成分,而不同OAM成分的強度比重即為光束的OAM譜。不難理解,不同的OAM成分對應于不同的螺旋梯度波面,它們的相互疊加構成了復雜的光波前結構,這表明OAM譜決定了光束的光波前分布。對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常常需要不同的OAM分布,例如,在光通信中,需要多個特定的不同OAM疊加以實現良好的模式復用;而在基于OAM的旋轉探測系統中,則需要根據光束所包含的OAM成分來反推出待測物體的轉速。因此,精確的測量光束的OAM譜對于OAM的實際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國內外學者已經在光束OAM譜的測量方面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可大致分為兩類:其一為類似于光譜儀的原理,通過衍射系統將一束激光中的不同OAM成分相互分離,再分別測出各個成分的強度,進而得到OAM譜;其二則為通過模式匹配、旋轉多普勒效應、旋轉算符分析、衍射場分析等間接得到光束的OAM譜。上述方法雖可實現光束OAM譜的分析和測量,但仍存在局限性,主要體現于:只適用于具有單環結構的光束,對于復雜光場分布結構光束如多環渦旋光束、貝塞爾高斯光束等無能為力;另外測量OAM譜的角量子數范圍也極大的受衍射光學器件等的制約,無法實現大角量子數范圍的OAM譜探測。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干涉的光束OAM譜分析方法與裝置。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干涉的光束OAM譜分析方法,通過引入一額外的高斯光束作為參考光束,使其與待測光束同軸干涉,通過干涉場的二維光場分布,以及待測光束和參考光束的二維光場分布,可反推出待測光束的復振幅,進而采用螺旋諧波展開的方式直接計算出待測光束的OAM譜。上述分析過程完全按照OAM譜的定義展開,因此該方法適用于任何光束,不受待測光束光場分布的制約。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干涉的光束OAM譜分析裝置,具備參考光束激光器、擴束器、兩個檢偏器、液晶相位延遲器、消偏振五五分光棱鏡、面陣探測器和主機,其中:
所述參考光束激光器用于產生參考高斯光束;
所述擴束器置于參考光束激光器后方的激光光路中,用于參考光束的擴束;
所述第一個檢偏器置于擴束器后方的激光光路中,用于調節參考光束的偏振態;
所述液晶相位延遲器置于第一個檢偏器后方的激光光路中,用于為參考光束引入可控的相位延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56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