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上行信號傳輸方法、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5461.7 | 申請日: | 2020-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16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南希;朱劍馳;郭婧;佘小明;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4 | 分類號: | H04W28/04;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曹蓓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行 信號 傳輸 方法 系統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提出一種上行信號傳輸方法、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本公開的一種上行信號傳輸方法,包括:根據TRP選擇上行信號傳輸的PUCCH資源,其中,PUCCH資源分為多組,屬于不同分組的PUCCH資源在時域上不存在交疊,每個TRP對應一個分組;通過選擇的PUCCH分組資源進行上行控制數據傳輸。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對PUCCH資源進行分組,針對不同的TRP采用時域上不交疊的PUCCH資源,從而避免了上行資源的時域交疊,避免在頻域上影響PUCCH的覆蓋,實現多DCI的非協作聯合傳輸中的多TRP的PUCCH資源調度。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上行信號傳輸方法、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Release-16關于NR MIMO增強的WI中涉及multi-TRP的增強,其中包括對上、下行控制信令的增強;其中,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承載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或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上行數據信道)上進行傳輸,由UE(User Equipment,用戶終端)發送,基站接收。
上行控制信息可以分為SR(Scheduling Request,上行調度請求),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ACK(Acknowledge character,確認字符)和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狀態信息)三類。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一個目的在于解決多個TRP(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發送接收點)調度終端進行PUCCH傳輸時的資源沖突問題。
根據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出一種上行信號傳輸方法,包括:根據TRP選擇上行信號傳輸的PUCCH資源,其中,PUCCH資源分為多組,屬于不同分組的PUCCH資源在時域上不存在交疊,每個TRP對應一個分組;通過選擇的PUCCH分組資源進行上行控制數據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終端根據TRP選擇進行上行數據傳輸的PUCCH包括:終端根據TRP選擇第一類PUCCH資源;或,終端根據TRP從第二類PUCCH資源選擇對應的分組;其中,PUCCH資源分為兩類,第一類PUCCH資源為公共資源,供全部TRP使用;第二類PUCCH資源分為多組,屬于不同分組的PUCCH資源在時域上不存在交疊,每個TRP對應一個分組。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組的數量為終端所允許的在一個時隙內進行上行傳輸的數量的最大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行信號傳輸方法還包括:在上行信號傳輸發生沖突的情況下,若發生沖突的TRP均僅采用第一類PUCCH資源進行上行信號傳輸,則放棄發生沖突的上行信號傳輸中優先級較低的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行信號傳輸方法還包括:在上行信號傳輸發生沖突的情況下,若發生沖突的TRP同時采用第一類PUCCH資源和第二類PUCCH資源中的分組進行上行信號傳輸,則放棄采用第一類PUCCH資源的上行信號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行信號傳輸方法還包括:在上行傳輸的PUCCH資源與PUSCH資源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判斷PUSCH是否攜帶UCI;若PUSCH不攜帶UCI,則放棄PUSCH的傳輸;若PUSCH攜帶UCI,則放棄發生沖突的上行信號傳輸中優先級較低的傳輸。
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對PUCCH資源進行分組,針對不同的TRP采用時域上不交疊的PUCCH資源,從而避免了上行資源的時域交疊,避免在頻域上影響PUCCH的覆蓋,實現多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的非協作聯合傳輸中的多TRP的PUCCH資源調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546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