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5279.1 | 申請日: | 2020-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04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繼聰;諸政;孫海燕;宋晨光;孫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H3/02 | 分類號: | H03H3/02;H03H9/17 |
| 代理公司: | 江蘇隆億德律師事務所 32324 | 代理人: | 倪金磊 |
| 地址: | 22601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機 壓電 圓盤 諧振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壓電式器件及底部支撐結構,
所述壓電式器件包括頂部輸入電極(8)、底部接地電極(1)以及設于所述頂部輸入電極(8)和底部接地電極(1)之間的壓電振動層(5);
所述底部支撐結構包括基底及固定于所述底部接地電極(1)底部中心位置與所述基底與之間的支撐錨(6),所述支撐錨為(6)材料選自低阻硅。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錨(6)為圓柱體,所述支撐錨(6)的半徑為3μm,所述支撐錨高度為1um,壓電式器件為圓盤形,所述壓電振動層(5)的半徑為30um,厚度為1um,所述頂部輸入電極(8)與所述底部接地電極(1)的金屬電極厚度均為100n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輸入電極(8)材料選用金或鉬,所述底部接地電極(1)材料選用金或鉬,所述壓電振動層(5)的材料選用氮化鋁。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撐結構為SOI基片,所述SOI基片頂層為低阻硅層(2),中間層為氧化層(3),底層為高阻硅層(4),所述支撐錨(6)為所述低阻硅層(2)的部分。
5.制作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干法刻蝕SOI基片頂層低阻硅(2)中心位置周圍預設區域形成用來釋放壓電式器件的凹腔(7),同時形成位于基片中心的支撐錨(6),;
步驟2、在所述凹腔(7)的表面生長第一二氧化硅犧牲層(9),磨平生長的第一二氧化硅犧牲層(9)至支撐錨(6)露出第一二氧化硅犧牲層(9)上表面;
步驟3、在基片頂部的第一二氧化硅犧牲層(9)上表面以支撐錨(6)為中心淀積金屬層并圖案化制作預設形狀的底部接地電極(1);
步驟4、淀積氮化鋁層,干法刻蝕圖案化得到預設形狀的壓電振動層(5)并露出底部接地電極(1)端部的接線區域;
步驟5、在刻蝕后的頂部生長第二二氧化硅犧牲層(9),并磨平至壓電振動層(5)露出上表面;
步驟6、在第二二氧化硅犧牲層(9)和壓電振動層(5)上表面淀積金屬層并圖案化形成頂部輸入電極(8);
步驟7、刻蝕第一二氧化硅犧牲層(9)和第二二氧化硅犧牲層(9)以釋放器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利用PECVD生長第一二氧化硅犧牲層(9),并通過CMP工藝研磨至支撐錨(6)露出;所述步驟5利用PECVD生長第二二氧化硅犧牲層(9),并通過CMP工藝研磨至氮化鋁層露出。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利用濺射沉積金薄膜,并通過剝離工藝制作底部接地電極(1);所述步驟6利用濺射沉積金薄膜,并通過剝離工藝制作底頂部信號輸入電極(8)。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利用濺射沉積氮化鋁薄膜,利用干法刻蝕確定壓電振動層(5)的形狀,并刻蝕形成通孔進入底部接地電極(1)。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微機械壓電式圓盤諧振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利用氫氟酸(HF)氣體刻蝕第一二氧化硅犧牲層(9)和第二二氧化硅犧牲層(9)以釋放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527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