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精紅茶袋泡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5095.5 | 申請日: | 2020-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0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彭騰;陳胡蘭;何沛煜;張軍銀;高天宇;王迎香;趙永艷;鄧赟;譚玉柱;李鴻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陳明龍 |
| 地址: | 610075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精 紅茶 袋泡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精紅茶袋泡茶,一種黃精紅茶袋泡茶,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成:黃精80-150份,紅茶30-150份,桑葉10-20份。本發明黃精紅茶袋泡茶采用黃精和紅茶進行復配,利用紅茶的滋養和黃精的養陰功效作用,實現良好的保健養生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黃精功能飲料產品,具體涉及一種黃精紅茶袋泡茶,屬于食藥兩用的保健養生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常常需要面對高壓力的工作任務和快節奏的生活作息。由于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使得很多人的日常作息不能規律的進行,有時候加班到很晚才能休息,而第二天又要繼續高強度的工作。
大量80后、90后在面對高壓力工作、快節奏生活的時候,不得不借助于飲用功能飲料、咖啡類飲料提升自己的精神狀態。但是,咖啡因大量攝入常常會帶來夜間睡眠質量降低的問題,而且咖啡因有著明顯的耐受性,長期飲用咖啡會逐漸降低身體對于咖啡因的敏感性,咖啡提神的效果越來越差。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用咖啡會導致人體心率節奏紊亂,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心跳驟停,危及生命。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中草藥作為天然生長的食療保健品,可以很好的輔助調節人體健康狀態,對于精神狀態調節非常有益。《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如果能夠正確的采用食療方式進行疾病預防,那么可以很好的防止疾病的發生,做到未雨綢繆,節約醫療成本,達到更好的保健養生意義。
正確認識食療保健養生,可以幫助亞健康人群恢復健康,消除各種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身體傷害累積,做到不治病而防病發生的效果。通過食療,順應自然規律進行調理,舒緩身體,使精氣神更加舒暢,保持意志安定,精神內守,實現亞健康人群健康狀態全恢復的目的。
黃精又名黃雞菜、老虎姜,為黃精屬植物根莖,圓柱狀,結節膨大。黃精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功效。黃精作為一種藥食兩用的中藥材成分,在民間更是有著“仙藥”之稱,平時適量食用黃精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調節身體機能。
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在加工過程中經過深度發酵,多種茶多酚酶促氧化反應代謝茶多酚,使得紅茶中茶黃素、茶紅素等成分含量大幅度增加。因此,紅茶有著獨特的香氣,并且紅茶茶湯色澤呈現亮紅色,清澈富有質感。紅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屬于常見的飲料,作為滋養型的發酵茶,又被廣泛飲用。中國素有飲茶傳統,許多茶文化愛好者喜歡收集各種不同的紅茶作為藏品,主要就是考究紅茶的獨特滋養特性。
紅茶的廣泛應用,對于“仙人糧食”黃精的推廣具有重要的參考借鑒意義。黃精的養生功效和紅茶的滋養具有相互協同的潛力,如果能夠將黃精和紅茶相互配合在一起構建具有優秀的養生功效的新品,對于推廣黃精,改善工作壓力大導致的亞健康狀態必然會有著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年輕人生活、工作壓力大,而飲用功能飲料、咖啡類飲料存在明顯副作用的不足,提供一種黃精紅茶袋泡茶。
相比于咖啡類飲品長期飲用容易產生耐受性的不足,本發明黃精紅茶袋泡茶能夠很好的改善亞健康狀態,幫助提升精神狀態,且不存在耐受性,功效逐漸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所述黃精紅茶袋泡茶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黃精紅茶袋泡茶,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成:黃精80-150份,紅茶30-150份,桑葉10-2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50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縮機組以及壓縮機組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Type C連接器組件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