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4906.X | 申請日: | 2020-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74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顏鵬;都學敏;孫楊;李亞軍;夏興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03 | 分類號: | F24F1/0003;F24F5/00;F24F11/42;F24F11/64;F24F11/65;F24F11/84;F24F11/88;F24F12/00;F25B13/00;F25B41/20;F25B47/02;F25B49/02;F24F110/10;F24F1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馬萍華 |
| 地址: | 26651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空調設備,包括四通換向閥(3)連通的油分離器(2)、壓縮機(1)、氣液分離器(2)、氣管截止閥(39)、室內機單元和室外換熱器(6)通路,四通換向閥(4)連通的油分離器(2)、壓縮機(1)、氣液分離器(2)、氣管截止閥(39)、室內機單元和室外換熱器(7)通路,四通換向閥(5)連通的油分離器(2)、壓縮機(1)、氣液分離器(2)和蓄熱換熱器(21)通路;制熱過程中采用蓄熱單元存儲熱量,除霜過程中釋放儲存的熱量,達到除霜時間短且節能的效果;采用雙室外換熱器結構的分區控制保證除霜同時的室內制熱效果;在蓄熱器中增加的可調電加熱,解決除霜熱量不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商用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設備。
背景技術
空調系統在低溫高濕條件下制熱運行時,若換熱器的蒸發溫度低于露點溫度,室外換熱器會結霜,增加換熱熱阻,機組制熱性能就會衰減;需要進行除霜以使空調系統維持機組的制熱能力。
目前除霜方式主要包括:自然融霜方法、逆除霜方法和熱氣旁通除霜方法;其中,自然融霜方法需要在除霜時停止壓縮機的運轉,僅風機運轉,空氣持續流過室外機換熱器,待室外換熱器表面的溫度上升到0℃,換熱器表面自然化霜;逆除霜方法通過四通換向閥切換使制熱運行切換到制冷運行,壓縮機運轉產生的熱+室內吸收的熱排到室外換熱器,融化室外換熱器表面的霜層,這種方法不需要任何附加設備,只需要控制四通換向閥換向即可;熱氣旁通除霜方法是在四通換向閥不切換的情況下直接將壓縮機的熱引入到室外換熱器來除霜,這種方式在除霜過程中室內機出風溫度波動小,立上特性以及用戶舒適性體驗均比較好,且四通換向閥不會頻繁切換,氣流噪音小。
上述,自然融霜方法要求室外環境溫度在2~3℃以上甚至更高,而且室外換熱器還存在霜除不干凈,霜層累加的風險;逆除霜方法有以下幾方面的缺點:1、除霜的主要熱量來自壓縮機,除霜時間長;2、除霜運行時不僅不能向室內機供熱,還需從室內機吸收熱量,使室內溫度下降,除霜后重新啟動制熱運行,立上時間長,不利于節能以及降低用戶的舒適性體驗;3、四通換向閥頻繁切換,噪音大且容易損壞;熱氣旁通除霜方法也有如下幾方面的缺點:1、除霜過程中需要的熱量主要來自壓縮機的耗功,除霜時間長;2、壓縮機有回液的風險。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設備,用相變材料蓄熱除霜的方式,在制熱運行過程中將部分熱量通過蓄熱介質儲存,除霜過程中釋放預先儲存的熱量,達到除霜時間短且節能的技術效果;采用雙室外換熱器分區除霜和同時除霜兩種方式,基于室外風機的耗功峰值與室外風機的耗功啟動值之間的關系作為兩種除霜方式的判斷條件,以保證室內制熱效果為優先,實現了室內制熱與室外除霜之間的熱量均衡。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信日立空調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49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