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導電聚合物墨水和基于絲網印刷的防偽系統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94530.2 | 申請日: | 2020-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0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棟;劉羽;徐丁杰;孫亞萌;鄭玲;楊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11/52 | 分類號: | C09D11/52;C09D11/106;B41F15/08;B41M1/12;B41M1/30;B41M3/14;B41M5/00;B41M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眾和至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強宏超 |
| 地址: | 710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導電 聚合物 墨水 基于 絲網 印刷 防偽 系統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有機導電聚合物墨水和基于絲網印刷的防偽系統及其制作方法,使用有機溶劑等材料調整功能層墨水配方的印刷性能,以滿足絲網印刷的要求;防偽系統包括手機驅動系統和防偽顯示系統,通過感應線圈及導電線路的印制,以及與NFC的芯片、整流二極管的連接,實現無外在電源的防偽信息顯示的驅動,在無源條件下通過具有NFC功能的手機,與印刷的感應線圈接觸驅動信息顯示模塊實現防偽信息的變色顯示,增強產品的防偽效果和用戶的驗偽體驗;防偽系統采用絲網印刷的方式實現感應線圈、線路、信息顯示模塊的制備,得到防偽難度高的防偽信息顯示系統,制備方法環境友好、低成本、工藝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印刷防偽領域,涉及一種絲網印刷防偽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有機導電聚合物墨水和基于絲網印刷的防偽系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印刷包裝產品的信息防偽技術,不僅能夠起到保護商品、維護企業及消費者利益的作用,還能通過特定的防偽效果,提升和凸顯商品的內在價值,進一步引導和促進消費。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產品印刷的防偽特性。隨著新材料技術和印刷工藝的不斷進步,使得通過印刷方式實現印刷包裝的防偽日漸普及,通常通過材料的特性,形成彩虹全息、變色、發光及物理磁性等特質,達到防偽的效果。
除此,產品防偽效果的提升,防偽效果的互動式顯示也受到消費者的持續青睞,尤其是在當今手機端識別、手機端顯示及驗偽等技術的不斷升級,不僅提升了消費者體驗,同時也給印刷包裝產品防偽技術賦予更高的技術含量,提升了產品仿造的技術壁壘,起到了更好的防偽效果。越來越多的產品傾向使用這類更加智能的方式來提升印刷包裝產品的防偽效果。
因此,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效果,通過印刷的方式實現防偽信息的圖案化表達,在手機的驅動下實現特定信息的顯示效果,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解決方案。不僅改善產品的防偽效果,同時能夠還能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促進銷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有機導電聚合物墨水和基于絲網印刷的防偽系統及其制作方法,以增強產品的防偽效果和用戶的驗偽體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合絲網印刷的有機導電聚合物墨水,為水分散相的質量分數為1.3%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分散液,甲醇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
其中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分散液與甲醇的體積比為1:1,聚乙烯醇質量分數為5-10%。
基于絲網印刷的防偽系統,包括手機驅動系統和信息顯示模塊;
所述手機驅動系統包括感應線圈、二極管和芯片;所述感應線圈采用導電銀膠絲網印刷制成;二極管為整流二極管,芯片為NFC芯片;
所述信息顯示模塊包括在柔性基底上制備的變色顯示功能層和離子傳導層,柔性基底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變色顯示功能層采用有機導電聚合物墨水絲網印刷制成;離子傳導層采用無水氯化鋰與聚乙烯醇的水溶液絲網印刷制成;
用于產生感應電流的感應線圈與芯片并聯,信息顯示模塊和二極管串聯后與感應線圈并聯。
進一步,所述感應線圈的匝數為3-7匝,線寬為0.2-0.6mm,形狀為圓形,外圈直徑為3.6cm。
進一步,所述離子傳導層的制備原料中無水氯化鋰、聚乙烯醇和水質量比為15%:15%:70%。
基于絲網印刷的防偽系統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設計感應線圈、線路、信息顯示模塊變色顯示功能層和離子傳導層圖案,制作絲網版;
步驟2:對柔性基底進行超聲清洗;
步驟3: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分散液與甲醇、聚乙烯醇三者混合制備有機導電聚合物墨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45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