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用口罩多層復合熱壓生產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1965.1 | 申請日: | 2020-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69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孟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豌豆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3/11 | 分類號: | A41D13/11;A41H4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劉冉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口罩 多層 復合 熱壓 生產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醫療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醫用口罩多層復合熱壓生產設備,包括支架,還包括送料組件、限位組件、壓模組件、固定組件、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送料組件、限位組件、壓模組件和固定組件均設置于支架的頂部,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設置于支架的旁側,限位組件位于送料組件和壓模組件之間,固定組件位于壓模組件遠離限位組件的一側,并且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對稱位于固定組件的兩側,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之間還呈直線狀態設置,送料組件包括一個傳動電機和一個放料機構,本發明解決了醫用口罩在進行生產時,多層棉料無法同時進行口罩的沖壓成型以及對其熱壓封口的問題,減少了人力勞動,提高了口罩的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醫用口罩多層復合熱壓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日益加快,各種大氣污染物急劇增加,發達國家在上百年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大氣環境問題,現已在我國集中涌現,2013年的1月份已成為我國眾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大城市在內50年來霧霾天氣最多的月份,目前,影響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是大氣中漂浮的粒徑<2.5微米的微細顆粒物,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前市面上的口罩大多由單層或多層棉布、紗布、無紡布或塑料布等材質制成,這些口罩只能截留較大的顆粒物質,對一些細小的物質起不到防護作用。
醫用防護口罩是一種針織布、無紡布和濾網組合的多層防護口罩,屬于防護設備技術領域,采用針織布、無紡布型醫用防護口罩是一種針織布、無紡布和濾網組合的多層防護口罩,屬于防護設備技術領域,采用針織布、無紡布和濾網多種材料分層組成,集通透性、密封性于一體,既有防護抗濕、抗菌、防側漏功能,同時又解決了夏天炎熱造成的出汗、悶熱等問題,其中無紡布層采用納米無紡布可以將空氣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極易引起肺部感染的軍團菌,阻止并殺滅和抑菌,并具有耐洗、長效、重復使用等特點。
醫用口罩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將多層棉料進行復合隨即加工成口罩,然而,目前口罩加工時往往需要通過人工進行上料下料,口罩沖壓成型后,還要將口罩帶到熱壓封口設備上進行封口處理,這不僅僅浪費了大量時間,還降低了生產效率,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能夠自動進行上下料以及口罩沖壓成型和熱壓封口同時進行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用口罩多層復合熱壓生產設備,該技術方案解決了醫用口罩在進行生產時,多層棉料無法同時進行口罩的沖壓成型以及對其熱壓封口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醫用口罩多層復合熱壓生產設備,包括支架,還包括送料組件、限位組件、壓模組件、固定組件、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送料組件、限位組件、壓模組件和固定組件均設置于支架的頂部,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設置于支架的旁側,限位組件位于送料組件和壓模組件之間,固定組件位于壓模組件遠離限位組件的一側,并且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對稱位于固定組件的兩側,沖壓組件和封口組件之間還呈直線狀態設置,送料組件包括一個傳動電機和一個放料機構,放料機構設置于支架頂端的一側,傳動電機設置于支架遠離放料機構的一側。
作為一種醫用口罩多層復合熱壓生產設備的一種優選方案,放料機構包括一個第一傳輸輥、一個第二傳輸輥和一個第三傳輸輥,支架的頂部設有若干個滾筒,并且若干個滾筒均沿著支架的長度方向等間距且能夠轉動的設置于支架的頂部,第一傳輸輥、第二傳輸輥和第三傳輸輥分別沿著支架的長度方向呈水平狀態位于支架的上方,第一傳輸輥、第二傳輸輥和第三傳輸輥的兩端分別能夠轉動的設置于一個支撐板的頂部,并且第一傳輸輥、第二傳輸輥和第三傳輸輥上還分別沿著圓周方向均勻分布設有用于放置不同棉料的卡接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豌豆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未經湖南豌豆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19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