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上行數據傳輸方法、用戶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90665.1 | 申請日: | 2020-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600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6 |
| 發明(設計)人: | 馬大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紫光展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L5/00;H04B7/04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鳳偉;吳敏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行 數據傳輸 方法 用戶 設備 可讀 存儲 介質 | ||
一種上行數據傳輸方法、用戶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探測參考信號資源指示域及預編碼信息域,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資源指示域中包括兩個以上待發送上行數據對應的發送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預編碼信息域中包括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分別基于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確定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分別基于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發送對應的上行數據。應用上述方案,可以實現在DCI中指示多個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以提高上行數據的發送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上行數據傳輸方法、用戶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基站通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向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發送上行調度信息,以調度UE發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
在Rel-15協議和Rel-16協議中,一個PDCCH可以調度用戶發送一個或多個PUSCH。PDCCH承載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包含一個探測參考信號資源指示(SRS source Indicator,SRI)域及一個預編碼信息(Precoding informationand number of layers)域。其中,SRI域用來指示PUSCH的發送波束,預編碼信息域用來指示PUSCH的發送預編碼矩陣信息和層數信息。Rel-15協議和Rel-16協議要求UE發送每個PUSCH時采用相同的發送波束及相同的發送預編碼矩陣。
根據Rel-17協議的立項目標,為了提升PUSCH的發送可靠性,當PDCCH調度UE發送多個PUSCH時,需要支持每個PUSCH采用不同的發送波束。相應地,對應每個不同的發送波束,發送預編碼矩陣也可能不同。
然而,如何在DCI中指示多個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尚未存在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DCI中指示多個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以提高PUSCH的發送可靠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上行數據的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探測參考信號資源指示域及預編碼信息域,所述探測參考信號資源指示域中包括兩個以上待發送上行數據對應的發送波束的指示信息,所述預編碼信息域中包括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分別基于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確定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分別基于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發送對應的上行數據。
可選地,所述預編碼信息域包括兩個以上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所述兩個以上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分別與所有所述發送波束一一對應。
可選地,所述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為發送預編碼矩陣索引值。
可選地,所述分別基于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確定各所述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包括:分別基于各發送波束分別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索引值,確定各發送波束分別對應的預編碼矩陣。
可選地,所述多個待發送上行數據對應的發送波束,包括:第一發送波束及除所述第一發送波束外的其它發送波束;所述第一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為所述第一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索引值;所述其它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指示信息,為所述其它發送波束對應的發送預編碼矩陣在發送預編碼矩陣索引值集合中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發送預編碼矩陣索引值集合包括所述第一發送波束對應發送預編碼矩陣索引值;所述發送預編碼矩陣索引值集合中各所述發送預編碼矩陣位于同一預編碼矩陣表中,且具有相同的層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紫光展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紫光展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906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