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霍氏嚙小蜂防治草地貪夜蛾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9976.6 | 申請日: | 2020-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01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呂寶乾;盧輝;唐繼洪;蘇豪;何杏;陳運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趙瑤瑤 |
| 地址: | 571101 ***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霍氏嚙小蜂 防治 草地 夜蛾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發現入侵害蟲草地貪夜蛾的一種寄生性天敵霍氏嚙小蜂,該寄生蜂可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包括:寄生蜂擴繁用黃粉蟲的初蛹作為替代寄主;繁蜂用的黃粉蟲初蛹用反式?β?金合歡烯的乙醇稀釋液(1000倍)噴灑處理;霍氏嚙小蜂成蜂釋放前用球孢白僵菌(D?1)粉劑(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糊精、脫脂玉米粉、大豆卵磷脂)進行噴粉,寄生蜂可攜帶球孢白僵菌定向準確寄生靶標害蟲草地貪夜蛾,且生防物能定殖可持續控制害蟲。本技術有效減低擴繁成本,提高寄生效能、穩定性和持效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霍氏嚙小蜂(Tetrastichus howardi Olliff)防治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的方法。屬于植物保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生物防治農業害蟲的技術。
背景技術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屬鱗翅目Lepidoptera,原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并在美洲大陸廣泛分布,現已入侵到非洲的46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亞洲國家,是甘蔗、高粱和玉米等糧食作物上的重大跨境遷飛性害蟲,該蟲于2019年1月確認入侵我國云南省,并已擴散至華南、西南、華中和華東部分市區。為了防止新入侵害蟲草地貪夜蛾的擴散危害,目前主要采用化學藥劑防治。因其對傳統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和新型農藥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等化學藥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在造成害蟲抗藥性的同時污染環境,而生物防治技術具有可持續性、環境友好和提升農產品質量等特點,是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和綠色防控害蟲的重要手段。發明人在草地貪夜蛾發生區調查發現一種寄生蜂,經形態和分子鑒定為霍氏嚙小蜂(Tetrastichus howardi Olliff)。海南發現的霍氏嚙小蜂寄生草地貪夜蛾的蛹。草地貪夜蛾多在土壤中化蛹,其蛹期為難防治的階段。霍氏嚙小蜂屬姬小蜂科嚙小蜂亞科,寄生率高、繁殖力強,對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鱗翅目害蟲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海南本地發現了一種霍氏嚙小蜂,更適合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氣候。寄生蜂的保護利用能克服化學農藥防治存在的3R問題(害蟲抗性、再猖獗、農藥殘留),但目前寄生蜂利用存在成本相對較高,效果沒有化學防治明顯的問題。寄生蜂大量在生產中應用,必須低成本生產,且提高防治效果。尋找寄生蜂的替代寄主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主要途徑,例如赤眼蜂大規模應用得益于用替代寄主米蛾的卵擴繁赤眼蜂。據我們調查,霍氏嚙小蜂對草地貪夜蛾自然寄生率還是偏低,單純利用霍氏嚙小蜂,不能達到理想的控害效果。利用霍氏嚙小蜂作物“生物導彈”,攜帶生防菌-球孢白僵菌,兩種生防物協同作用,特別是寄生蜂將白僵菌擴繁到土壤,形成自然發病,提高防控靶標害蟲的效果。
目前尚未公開過利用霍氏嚙小蜂控制草地貪夜蛾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霍氏嚙小蜂防治草地貪夜蛾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現有寄生蜂擴繁成本高、防治效果差的不足;進一步克服化學防治中的3R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霍氏嚙小蜂防治草地貪夜蛾的方法:包括霍氏嚙小蜂低成本擴繁和協同球孢白僵菌釋放于田間防控草地貪夜蛾。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方法還包括了如下步驟:
(1)霍氏嚙小蜂的繁殖;
(2)將霍氏嚙小蜂協同球孢白僵菌釋放于草地貪夜蛾出沒的田間。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方法還包括了如下步驟:
(1)以黃粉蟲初蛹為替代寄主擴繁霍氏嚙小蜂;
(2)黃粉蟲初蛹用玉米葉提取物反式-β-金合歡烯的乙醇稀釋液(1000倍)噴灑;
(3)將球孢白僵菌粉劑噴灑即將釋放的霍氏嚙小蜂,然后釋放于田間防控草地貪夜蛾發生危害。
優選地,在步驟(1)中,繁蜂室溫度為24-28℃,相對濕度為45%-65%,光照條件12小時,霍氏嚙小蜂種蜂和寄主比例為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99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