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燈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9649.0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07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生田龍治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小糸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F21S41/25 | 分類號: | F21S41/25;F21S41/255;F21S41/30;F21W102/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謝辰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燈具 | ||
本發明提供車輛用燈具,在具有投射式燈具單元的車輛用燈具中,通過單個燈具單元且簡單的結構,能夠選擇性地或同時形成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圖案和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圖案。作為燈具單元(40)的光源構成為,兩個發光元件(44A)配置在投影透鏡(42)的后側焦點(F)附近,并且七個發光元件(44B)配置在比后側焦點(F)更靠上方側、從該后側焦點(F)向燈具后方側移動的位置,并且上述發光元件搭載于以向燈具后方側傾斜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同一基板(46)。而且,通過使兩個發光元件(44A)點亮形成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圖案,另一方面通過使七個發光元件(44B)點亮在上述配光圖案的下方形成比所述配光圖案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圖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投射式燈具單元的車輛用燈具。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車輛用燈具的結構,已知一種具有所謂的投射式燈具單元的結構,該燈具單元使來自光源的射出光經由投影透鏡向燈具前方照射。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如下內容,在這樣的車輛用燈具中,具有:第一燈具單元,其為多個第一發光元件在投影透鏡的后側焦點面上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而成;第二燈具單元,其為多個第二發光元件在投影透鏡的比后側焦點面更靠燈具后方側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而成。
在該“專利文獻1”所述的車輛用燈具中,由來自第一燈具單元的照射光,形成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圖案作為多個第一發光元件的投影像,并且由來自第二燈具單元的照射光,形成比上述配光圖案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圖案作為多個第二發光元件的投影像。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7655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通過利用上述“專利文獻1”所述的結構,能夠選擇性地或同時形成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圖案以及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圖案,但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需要兩個燈具單元。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用燈具,其在具有投射式燈具單元的車輛用燈具中,通過單個燈具單元且簡單的結構,能夠選擇性地或同時形成明亮且清晰的配光圖案以及大且不清晰的配光圖案。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通過對光源的結構以及配置等進行設計,能夠實現上述目的。
即,本發明的車輛用燈具,具有構成為使來自光源的射出光經由投影透鏡向燈具前方照射的燈具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燈具單元作為所述光源具有以各自所需要的點亮模式點亮的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
所述第一光源由在所述投影透鏡的后側焦點附近配置的至少一個發光元件構成,
所述第二光源由在比所述后側焦點更靠上方側、從所述后側焦點沿燈具前后方向移動的位置配置的至少一個發光元件構成,
構成所述第一光源的各發光元件以及構成所述第二光源的各發光元件搭載在以相對于與燈具前后方向正交的鉛垂面沿燈具前后方向傾斜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同一基板上。
上述“所需要的點亮模式”并非限定為指定的點亮模式,而是可以采用例如近光燈點亮模式、遠光燈點亮模式、霧燈點亮模式、行駛燈點亮模式,日間行車燈點亮模式等。
上述“第一光源”只要由在投影透鏡的后側焦點附近配置的至少一個發光元件構成,則該發光元件的數量及具體的配置不特別限定。
上述“第二光源”只要配置在比投影透鏡的后側焦點更靠上方側,從該后側焦點沿燈具前后方向移動的位置,則該發光元件的數量及具體的配置不特別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小糸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小糸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96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氣壓縮裝置、空氣壓縮裝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空氣壓縮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