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智能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9453.1 | 申請日: | 2020-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7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錸匯清潔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C31/12 | 分類號: | A47C31/12;A47C19/00;A47C20/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智能 | ||
本發明專利涉及臥室家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智慧家具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一種新型智能床,如圖所示,由床頭板(1)、攝像頭(2)、床頭包覆(3)、頭枕(4)、折疊包覆(5)、床墊包覆(6)、床墊(7)、床尾板(8)、頂升箱(9)、床板(10)、縱梁(11)、底板(12)、條帶箱(13)、頭床墊(14)、床頭箱(15)組成。如圖所示,床頭箱(15)、頭床墊(14)支撐前額。條帶箱(13)上的第一個條帶下降至最低讓出睡眠人呼吸空隙,第二個條帶支撐下頦,第三和第四條帶支撐鎖骨部位。床板(10)中間插入2個頂升箱(9),托舉床墊(7)支撐人體。可換洗床頭包覆(3)、折疊包覆(5)、床墊包覆(6)作人體著床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臥室家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智慧家具和人工智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睡眠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良好的睡眠可以促進人體生長和身體修復,使人保持充沛精力。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床”可謂是陪伴我們時間最長之物,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統計數字顯示,60%的人習慣仰睡,35%習慣側睡,而5%習慣俯睡,而且一般人每晚會轉換睡姿大約二十次。
因此,床的好壞決定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最新的高科技床集成了自動控制和多媒體技術,加上精心打造的床墊和寢具,不僅能滿足舒適睡眠的要求,還可以滿足康復治理、生活娛樂和學習辦公的需要。
隨著臥室家具的飛速發展和進步,一個新課題浮出了水面:開發一種新型智能床可智能適應人體不同睡姿,使睡眠中的人體骨骼處于最佳的位置、全身肌肉得到完全放松,實現舒適、體能再生的健康睡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開發一種新型智能床,應用圖像技術識別人體睡姿,根據預先輸入的人體數模,自動調整對應人體頭頸部、軀干和下肢部位的床面高度,使睡眠中的人體骨骼處于最佳的位置,全身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新型智能床由床頭板1、攝像頭2、床頭包覆3、頭枕4、折疊包覆5、床墊包覆6、床墊7、床尾板8、頂升箱9、床板10、縱梁11、底板12、條帶箱13、頭床墊14、床頭箱15組成。在床頭板1上安裝有攝像頭2,攝像頭2獲取的人體圖像經數據處理后被用來識別、判斷人體的睡姿和睡眠狀態。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新型智能床的床面分為三個區段,分別對應人體頭枕、口鼻頦頸、肩以下到床尾的區段。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床板10和間隔布置的2臺頂升箱9構成本發明所述新型智能床床面的軀體段,床板10搭在縱梁11上,床墊7鋪裝在床板10上,床墊包覆6包覆床墊7。
進一步地,頂升箱9的位置對應人體膝關節和腳的位置,可通過調換與床板10的位置適應人體個體差異。
進一步地,頂升箱9適當升起,抬高人體膝關節和或小腿,使人體脊柱正平,進一步釋放脊柱關節應力。
如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新型智能床的床頭箱15由箱體16、底座17、齒形帶19、伺服電機20、螺母21、螺桿22組成。箱體16上固定鋪裝頭床墊14,床頭包覆3包覆頭床墊14,頭枕4置于其上,構成所述新型智能床床面的頭枕區段。
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伺服電機20安裝在箱體16上,三個螺母21通過軸承安裝在箱體16上,三個螺桿22安裝在底座17上。工作時,伺服電機20通過齒形帶19帶動三個螺母21轉動,進而帶動頭枕區床面上下移動,以適應人體頭枕部位和軀體之間的高程變化。
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導軌18安裝在所述智能床底板12上,底座17通過滑塊安裝在導軌18上,使得頭枕區床面在縱向可自由浮動初步設定15毫米,以對應人體敏感區段口鼻頦頸區段位置的自主調整,還可適應由呼吸引起的人體微量抽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錸匯清潔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錸匯清潔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94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地震道屬性分析的帶極性直接包絡反演方法
- 下一篇:一種短管料縮口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