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輸時隙結構指示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9096.9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60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閆志宇;杜瀅;徐菲;劉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46 | 分類號: | H04W72/0446;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瀟 |
| 地址: | 10019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輸 結構 指示 方法 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時隙結構指示方法和設備,所述方法包含時隙結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從第二時隙開始L個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在第一時隙,所述時隙結構指示信息被接收;所述第二時隙和所述第一時隙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小于設定時長。本申請還提出用于所述方法的網絡設備、終端設備和系統。本發明的方法,解決信號空中傳播距離較長時NR系統無法有效完成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的識別和/或使用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傳輸時隙結構指示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衛星通信系統與新空口(NR,New Radio)系統相互融合可以構建天地一體化的綜合通信網,滿足用戶設備無處不在的多種業務需求。
利用成熟的陸地移動通信技術針對航空高速移動、廣覆蓋等特性進行定制化開發的地空通信系統可以滿足航空環境的上網需求。
陸地移動通信系統中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之間的信號空中傳播距離短,時延往往遠小于1ms,因此當網絡設備向終端設備實時發送時隙結結構指示信息SFI(Slot FormatIndication,例如DCI格式2_0)時,終端設備在1個時隙內就調整發送或者接收狀態,適配L個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
但是,在地空通信或者衛星通信等系統中,信號空中傳播距離長,時延從幾毫秒到上百毫秒不等,如果仍然使用現有技術中指示方式,終端設備不能正確識別和/或使用SFI所指示的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
本發明針對當前的陸地移動通信NR系統改進,支持地空通信或衛星通信等應用場景。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出一種傳輸時隙結構指示方法和設備,解決信號空中傳播距離較長時NR系統無法有效完成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指示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時隙格式指示方法,包含時隙結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從第二時隙開始L個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L為大于0的整數);在第一時隙,所述時隙結構指示信息被接收;所述第二時隙和所述第一時隙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小于設定時長;所述設定時長不小于1個時隙的長度。
優選地,所述方向結構配置,表示L個時隙中的符號為上行符號、下行符號、靈活符號的任意組合。
優選地,所述設定時長,不小于兩倍時延,其中時延是指所述時隙結構指示信息被接收和被發送的時間差。
進一步地,所述設定時長,用作上行信息定時提前量(TA);所述上行信息定時提前量,是發送上行數據的時間單元起始時間相對于接收下行數據的時間單元起始時間的提前量。
進一步地,所述時延,為網絡設備和多個終端設備之間傳輸時延的最大值,或者,所述時延,為網絡設備和一個終端設備之間的傳輸時延。
進一步地,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用于網絡設備,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時隙結構指示信息。作為進一步優化的實施例,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時間指示信息;所述時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時間間隔。作為可選的實施例,所述網絡設備使用預設值作為所述時間間隔。進一步地,所述網絡設備從發送時隙結構指示信息起算,在經歷所述時間間隔之后開始使用所述L個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
進一步地,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用于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時隙結構指示信息。作為進一步優化的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時間指示信息;所述時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時間間隔。作為可選的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使用預設值作為所述時間間隔。
所述終端設備在第一時隙接收所述時隙結構指示信息;所述終端設備從第二時隙開始使用所述L個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接收下行數據。所述定時提前量可作為所述終端設備上行數據的方向結構配置起始時間在第二時隙基礎上提前的時間量。所述終端設備在第一時隙之后、第二時隙之前使用所述L個時隙的方向結構配置發送上行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909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