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斜齒輪注塑模具及斜齒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8902.0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12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煒煌;鐘達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力浦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B29C45/26;F16H55/17;B29L1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謝岳鵬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上底***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注塑 模具 | ||
本發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及斜齒輪,通過模芯、頂針、推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設置,脫模時,將第一模板升起后,先將推板向上推出,同時從而將成型板和產品一同被推離承托件,從而使得斜齒輪產品從承托件的第二凹腔中脫膠,并脫離推桿的軸心桿,避免斜齒輪脫牙時,第二凹腔阻礙斜齒輪產品旋轉。然后通過推桿的套筒對產品二次頂出,從而實現斜齒輪產品的脫牙,在此過程中,由于產品底部已經脫膠,不影響脫牙時的轉動,產品脫牙時,產品能夠相對成型板轉動,斜齒輪沿成型板的內齒圈旋轉脫牙,實現產品的脫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及斜齒輪。
背景技術
目前,采用注塑模具成型斜齒輪的過程中,對斜齒輪進行脫模具有一定的難度,模具的結構設置,容易影響斜齒輪脫模時的轉動,從而導致脫模不順利,甚至損傷斜齒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能用于成型具有內齒圈的注塑件,且模具加工難度低,用時少并且有助于提高成型產品的精度。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由上述斜齒輪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斜齒輪。
本發明實施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斜齒輪注塑模具,包括:
模芯,包括成型板、推板、固定板和承托件,所述成型板上設置有斜齒內齒圈,所述推板上設置有凹槽,所述成型板嵌設在所述凹槽內,并固定連接于所述推板,所述承托件穿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推板,所述成型板套設在所述承托件的上端,所述承托件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凹腔,所述承托件上設置有同軸于所述斜齒內齒圈的中心孔;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承托件上設置有第一限位部;
第一模板,朝向所述模芯的一側,對應所述第一凹腔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凹腔;
第二模板,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模板;
推桿,包括軸心桿和套設在所述軸心桿上的套筒,所述套筒能夠相對所述軸心桿沿軸向,所述軸心桿穿過所述承托件并能夠與所述第一模板上的所述第二凹腔的內壁抵持;所述套筒的端部位于所述中心孔內;
頂針,設置在所述推桿的旁側,所述頂針穿過所述第二模板、所述承托件,并能沿軸向移動,用于頂出產品;
頂桿,用于推動所述推板,所述頂桿和所述頂針同步運動;
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合模時,所述第一凹腔的內表面、所述第二凹腔的內表面、所述成型板的斜齒內齒圈表面、所述軸心桿的外表面和所述套筒的端面之間圍成成型腔。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斜齒輪注塑模具,所述承托件上設置有第一頂針通孔,所述第二模板上對應所述第一頂針通孔的位置設置有第二頂針通孔,所述第一頂針通孔與所述成型腔連通;所述頂針通過所述第二頂針通孔、所述第一頂針通孔穿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承托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斜齒輪注塑模具,所述第一模板中設置有冷卻通道,向所述冷卻通道通入冷卻液能夠對所述第一模板進行冷卻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斜齒輪注塑模具,所述第一模板上設置有澆注通道和進膠通道,所述澆注通道設置在所述第一模板遠離所述模芯的一面,所述進膠通道連通所述澆注通道和所述成型腔。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的斜齒輪注塑模具,還包括前蓋板,所述第一模板連接于所述前蓋板,所述前蓋板上設置有澆注口,所述澆注口連通于所述澆注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力浦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力浦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89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