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電纜被外力破壞的識別預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8479.4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1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長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華銘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3/12 | 分類號: | G08B13/12;G10L17/08;G10L25/15;G10L25/51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神州眾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陳世洪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科匯三街4號501、1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市 電纜 外力 破壞 識別 預警系統 | ||
本發明屬于電力電信電纜保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城市電纜被外力破壞的識別預警系統,該系統設計科學合理,在地底電纜附近進行數據采集,可以收集到電纜附近的數據信息,并將信息進行處理和對比,識別出是否為破壞性信息,從而及時發出預警信號,避免電纜被破壞,預警效果好,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電信電纜保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城市電纜被外力破壞的識別預警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網建設的迅速發展,輸電線路所經區域擴大,地下電纜供電在配電系統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雖然電纜線路具有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小、占地少、供電可靠性高等優勢,但是電纜在使用中時常受到外力破壞,電纜供電安全可靠的優勢受到嚴重影響。
現有的電纜破壞預警系統智能化程度低,監控效果較差,響應效率差。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城市電纜被外力破壞的識別預警系統,成本低,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預防預警效果好。
一種城市電纜被外力破壞的識別預警系統,包括數據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數據分析模塊、預警模塊,所述數據采集模塊設置在地下電纜線路附近,其采集的數據發送至數據處理模塊進行初步處理,處理后的數據發送至數據分析模塊,與預存在數據分析模塊中的標準數據對比,若符合則向預警模塊發出警報。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采集模塊為采集聲紋數據,數據處理模塊對聲紋數據進行初步處理,得到聲紋數據模型,數據分析模塊中,將處理后得到的數據模型與儲存的標準數據進行對比。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和數據分析模塊均設置在云服務器。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至少一個數據采集設備,所述預警模塊包括至少一個警報設備。
更進一步的,還包括設備管理模塊,所述設備管理模塊設置在云服務器上,可以增加和刪減系統中的數據采集模塊和預警模塊中的設備授權,也可以查看現有設備信息,增加授權以后該設備可在本系統中正常傳輸數據和使用,刪減授權以后該設備不能在本系統中使用。
進一步的,所述預警模塊包括移動通訊設備。
更進一步的,所述數據采集設備為聲紋采集傳感器,聲紋采集傳感器采集到的特征信號為40KHz的高品質單聲道音頻數據。
更進一步的,所述預存的標準數據為聲紋模型,預存的聲紋模型的建立方法為,首先對標準聲紋的特征信號進行讀取,選取其中能表現聲紋特點的特征參數作為標準聲紋的特征信號,其次在獲取不同類別聲紋的特征參數的基礎上,對標準聲紋信號做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出其各個頻率段的共振峰值,由于線性預測系數法能夠反映聲紋模型并且與共振峰相關,可以用線性預測系數類特征向量來對標準聲紋建立聲紋模型。
更進一步的,所述數據模型的建立方法為,首先對待識別的聲紋特征信號進行讀取,選取其中能表現聲紋特點的特征參數作為待識別聲紋的特征信號,其次在獲取不同類別聲紋的特征參數的基礎上,對待識別的聲紋信號做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出其各個頻率段的共振峰值,用線性預測系數類特征向量來對待識別的聲紋建立數據模型。
更進一步的,所述數據模型與聲紋模型進行對比與匹配的方法為,將數據模型與數據庫中預存的聲紋模型進行相似度對比,對數據模型與聲紋模型線性擬合程度超過60%的進行匹配,從而實現聲紋信號的識別。
本發明的一種城市電纜被外力破壞的識別預警系統,設計科學合理,在地底電纜附近進行數據采集,可以收集到電纜附近的數據信息,并將信息進行處理和對比,識別出是否為破壞性信息,從而及時發出預警信號,避免電纜被破壞,預警效果好,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華銘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華銘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84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