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7986.6 | 申請日: | 202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2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傅濤;鄭軼;王力;王路路;詹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B9/00 | 分類號: | G09B9/0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虛擬 技術 電子 證實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屬于互聯網技術和司法取證領域,包括應用可視化層,業務支撐層,數據支撐層,支撐云平臺,標準認證體系和安全保密體系,解決了傳統教學方式教學效率低下和運用技術落后的問題,可以將電子數據調查取證技術、專業數據分析鑒定技術和實踐教學平臺技術相互融合;電子數據調查取證技術包含多種取證、分析及鑒定軟件;專業數據分析鑒定技術負責指導如何使用各種新型電子數據取證及司法鑒定設備進行操作實驗;實踐教學平臺技術包含如何實現高效、穩定的實訓教學平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技術和司法取證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
背景技術
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是一種長期的行為,需要大批精通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專業人才,利用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采用符合法律規范的技術手段,提取有效的計算機犯罪證據,才能將違法犯罪嫌疑人繩之于法。當前很多新型的電子取證設備剛剛引入公安機關,尚未在一線辦案單位普及,再加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傳統的電子取證方法和辦案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案件偵查需要,公安機關急需大量電子取證專業人才。
電子取證實訓平臺以虛擬化技術為核心,將電子數據調查取證、專業數據分析鑒定和實踐教學相互融合,通過集成多種取證、分析及鑒定軟件,進行各種新型電子數據取證及司法鑒定設備的操作實驗。實現高效、穩定的電子數據證據調查實驗教學平臺。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它可以將電子數據調查取證技術、專業數據分析鑒定技術和實踐教學平臺技術相互融合;電子數據調查取證技術包含多種取證、分析及鑒定軟件;專業數據分析鑒定技術負責指導如何進行使用各種新型電子數據取證及司法鑒定設備進行操作實驗;實踐教學平臺技術包含如何實現高效、穩定的實訓教學平臺。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包括應用可視化層,所述應用可視化層包括可視化門戶、取證應用、取證課程教學、取證實訓教學、取證考試和取證比武競賽,還包括業務支撐層和數據支撐層,所述業務支撐層包括業務數據服務處理、任務管理引擎、業務流管理引擎、規則管理引擎、統計分析引擎和環境生成引擎、數據交換處理和存儲資源,所述數據支撐層包括數據抽象層、分布式計算引擎、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存儲、算法庫、工具庫和知識庫,所述數據支撐層產生的數據文件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統,還包括支撐云平臺,所述支撐云平臺包括云服務接口和超融合資源池,所述云服務接口采用OpenStack和資源管理層,所述超融合資源池包括超融合平臺,所述超融合平臺融合有場景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和安全虛擬化,所述超融合平臺還融合有取證工具庫、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災備資源和設備資源。
進一步的,還包括標準認證體系和安全保密體系。
進一步的,所述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支持電子數據取證基礎、Windows/MacOS/Linux取證、現場勘驗、在線提取、遠程勘驗、數據恢復、密碼破解、網絡取證在內的多個分類實訓實驗。
進一步的,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支撐支持B/S架構。
進一步的,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支持可擴展的教學資源庫,包括實訓虛擬機庫(含各類典型案件的案例案情信息和相應檢材鏡像)、取證工具庫(轉載于虛擬機中)和其他資源庫(支持文字、演示文稿、音視頻等多媒體課程)。
進一步的,基于虛擬化技術的電子取證實訓平臺提供用戶權限管理功能,支持管理員、教員、學員等多類用戶。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79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