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7799.8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4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昕亮;馮高鵬;于海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42B35/00 | 分類號: | F42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葉明博 |
| 地址: | 621908***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觸發 數據 記錄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包括電源模塊、測試記錄模塊、慣性觸發激活模塊;采用四個低成本三軸加速度傳感器測試特定位置的過載信號,進行插值換算后可得到彈體質心位置的三軸過載或者任意其他位置的過載、轉速數據;采用雙行程慣性觸發激活機構感受火箭彈發射的長脈寬過載,同時避免被環境中的小脈寬沖擊過載觸發激活;采用超低功耗電源管理模塊不間斷檢測雙行程慣性觸發激活機構上的兩套微動開關,檢測到雙行程慣性觸發機構上的兩套微動開關同時動作后,即視為滿足激活條件,開始為測試記錄模塊上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數據記錄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
背景技術
火箭彈的飛行試驗是其研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飛行試驗測試其在飛行過程中的過載、轉速參數,從而可對火箭彈的技術指標,彈道性能進行評估。
彈載飛行數據記錄儀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測試記錄手段,其相比較彈道遙測記錄,成本低,結構簡單,不需要輔助設備,最為適合作為火箭彈的飛行數據記錄。
同時,火箭彈飛行彈道特點為飛行過載相對較小,過載持續脈寬長,轉速較小,彈道時間較長。因此,需要研制一種適合低過載、長脈寬、小轉速、低成本、自動觸發、長待機、長記錄的彈載數據記錄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安裝于火箭彈中,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包括:
電源模塊;電源模塊包括電池組和電源管理板;電池組分別與電源管理板和測試記錄模塊電性連接;電源管理板用于在檢測到來自雙行程慣性觸發激活機構的激活信號后,控制電池組向測試記錄模塊供電;
測試記錄模塊;
慣性觸發激活模塊;慣性觸發激活模塊包括雙行程慣性觸發激活機構,雙行程慣性觸發激活機構的信號輸出端與電源管理板的信號輸入端連接;雙行程慣性觸發激活機構用于在接收火箭彈發射過載后,給電源管理板發出激活信號。
具體地,測試記錄模塊包括數據存儲板、信號處理板、傳感器板;電池組分別與數據存儲板、信號處理板、傳感器板電性連接,傳感器板用于火箭彈飛行數據的采集,傳感器板的信號輸出端與信號處理板的信號輸入端連接,信號處理板的信號輸出端與數據存儲板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具體地,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還包括:
充電接口;充電接口與電池組電性連接;
數據接口;數據接口的一端與數據存儲板通訊連接,數據接口的另一端與電腦通訊連接;
上蓋;
殼體Ⅰ;上蓋蓋設在殼體Ⅰ上并形成封閉的結構;充電接口和數據接口均安裝在上蓋上;
傳感器Ⅰ;
傳感器Ⅱ;
傳感器PCBⅠ;傳感器Ⅰ和傳感器Ⅱ安裝在傳感器PCBⅠ上;傳感器Ⅰ和傳感器Ⅱ以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的豎向軸心線對稱分布;
數據存儲板和信號處理板組合后形成信號處理及存儲板;信號處理及存儲板分別與傳感器PCBⅠ和電源管理板電性連接;
傳感器Ⅲ;
傳感器Ⅳ;
傳感器PCBⅡ;傳感器Ⅲ和傳感器Ⅳ安裝在傳感器PCBⅡ上;傳感器Ⅲ和傳感器Ⅳ以自觸發彈載數據記錄儀的豎向軸心線對稱分布;傳感器Ⅰ、傳感器Ⅱ、傳感器PCBⅠ、傳感器Ⅲ、傳感器Ⅳ、傳感器PCBⅡ、信號處理及存儲板、電池組、雙行程慣性觸發激活機構均置于上蓋與殼體Ⅰ形成的封閉空間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77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過濾排水管的過濾系統
- 下一篇:一種顱腦穿刺用定向器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