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鏈霉菌及其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的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7504.7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9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向文勝;趙軍偉;王相晶;曹婷婷;韓麗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05G3/60;C05F17/00;A01N63/28;A01P3/00;A01P21/00;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鄧宇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鏈 霉菌 及其 微生物 菌肥 制備 方法 應用 | ||
一株鏈霉菌及其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的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農業微生物技術領域。為了給農業生產提供高效的菌種資源,本發明提供了一株分離自玉米根際土壤的鏈霉菌(Streptomyces zeae)NEAU?sy36,菌種保藏編號為CCTCC M2019970,還提供了由該菌種制備的微生物菌肥,所述菌株具有生長快、產孢量巨大的優點,在作物、蔬菜中應用具有顯著的促生作用,此外該菌株還具有溶磷特性,且對農業生產上多種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廣譜抗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株鏈霉菌及其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的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農業微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植物根際是土壤-植物生態系統物質交換的活躍界面,植物根際存在著許多對植物有益的微生物群落,包括植物促生菌。由這些促生菌及其制備的微生物肥料因其可以有效地避免或減少化學肥料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又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長遠利益,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農業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使用微生物肥料提高農作物產量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化學農資產品的過度使用引發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以有益微生物為戰略性資源的農用生物制劑不僅在保護植物免受病原菌侵害和提高作物產量方面效果顯著,而且對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均不構成威脅。目前我國生物制劑還存在著活菌數低、種類少、專性強、不易保存等問題。放線菌是一類分布廣、多樣性豐富、功能性強的微生物;其中部分放線菌因能直接或間接的提高作物產量已經成功應用于農業生產。因此,放線菌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為生物制劑研發提供高效菌種資源。
發明內容
為了給農業生產提供高效的菌種資源,本發明提供了一株分離自玉米根際土壤的鏈霉菌(Streptomyces zeae)NEAU-sy36,菌種保藏編號為CCTCC M2019970。
本發明提供了上述鏈霉菌在促進植物生長中的應用。
優選地,所述植物包括生菜、玉米和小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微生物菌肥,所述微生物菌肥含有上述鏈霉菌。
進一步地限定,所述微生物菌肥還含有農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進一步地限定,所述微生物菌肥由上述鏈霉菌與動物糞便和粕類混合后發酵制備制成。
進一步地限定,所述動物糞便為蚯蚓糞;所述粕類為麥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微生物菌肥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上述的鏈霉菌接種在ISP3培養基,28℃培養5-7天;
(2)將上述步驟(1)得到的菌種,接種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湯培養基中,在28℃,250rpm下震蕩培養24-48小時使微生物處于指數生長期,以指數期生長的微生物作為種子菌液;
(3)將步驟(2)得到的種子菌液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所述固體培養基由動物糞便和粕類組成,25℃培養6-10天,制得微生物菌肥。
進一步地限定,所述固體培養基由蚯蚓糞和麥麩按照蚯蚓糞:麥麩=10:10(w:w)的比例組成,含水率為50%。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微生物菌肥在促進植物生長中的應用。
進一步地限定,所述植物包括生菜、玉米和小麥。
有益效果
本發明至少具有如下優勢之一:
1.產孢子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其固體發酵孢子數為4.24±2.75×1012CFU·g-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75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