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7297.5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32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廖紅建;呂龍龍;伏映鵬;夏龍飛;何玉琪;李勝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3/02 | 分類號: | G01N13/02;G01N1/28;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濤 |
| 地址: | 710049***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巖土 材料 動態 接觸角 測量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臺(1)、旋轉平臺(4)和外部終端,其中旋轉平臺(4)位于操作平臺(1)上方,能夠升降且能夠沿操作平臺(1)前后左右平移,操作平臺(1)上設置豎桿(12),豎桿(12)上連接有用于固定液滴控制系統(5)的精密夾具,所述液滴控制系統(5)包括下部帶滴管的裝液瓶,裝液瓶內有螺紋活塞,螺紋活塞與電機M-e(14)直接連接,所述旋轉平臺(4)上設置度、分、秒轉動盤,各盤以旋轉軸(6)和從動軸(7)連接,取樣裝置設置在秒轉動盤上,所述取樣裝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設置有小環刀,巖土試樣(16)位于小環刀內,小環刀外側箍有護環,壓頭作用在護環上方,護環、底座、壓頭組裝后密實貼合小環刀,從而使壓制完成后試樣體積為定值,所述滴管垂直位于巖土試樣(16)中心上方;所述旋轉平臺(4)上正對電機M-a(9)的位置設置有豎直的投屏板(10),所述外部終端包括大光圈高清數碼攝像機(15)和計算機(8),其中大光圈高清數碼攝像機(15)的鏡頭對準試樣(16)與滴管的正面,并投影至投屏板(10)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臺(1)上設置移動平臺(2),移動平臺(2)上設置升降平臺(3),旋轉平臺(4)設置在升降平臺(3)上,其中,操作平臺(1)底部包含連接電機M-d的左右平動連桿裝置,移動平臺(2)連接在該左右平動連桿裝置上,移動平臺(2)包含連接電機M-c的前后平動連桿裝置,升降平臺(3)連接在該前后平動連桿裝置上,升降平臺(3)包含連接電機M-b的升降連桿裝置(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臺(1)底部有四個調平螺母(17),底座上方含兩個垂直的條形水準器(18a,18b),頂部留有兩條22.5mm×5mm的左右滑槽;所述移動平臺(2)底部有四個圓孔,圓孔位置對應操作平臺(1)左右平動連桿的位置,孔徑與孔深均為5mm,頂部留有兩條22.5mm×5mm的前后滑槽;所述升降平臺(3)底部有四個圓孔,圓孔位置對應著移動平臺(2)前后平動連桿的位置,孔徑與孔深均為5mm,頂部留有四個孔徑5mm的圓孔,對應升降連桿(11)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夾具包括位于高處的精密夾具一(13a)和低處的精密夾具二(13b),其中精密夾具一(13a)夾持電機M-e(14),精密夾具二(13b)夾持裝液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6)與電機M-a(9)連接,通過計算機(8)精密控制電機M-a(9)與旋轉軸(6)的接觸,以此精確且迅速地控制旋轉平臺(4)的旋轉角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8)連接所述大光圈高清數碼攝像機(15)和各電機,控制各電機的運轉時間,并接收、分析大光圈高清數碼攝像機(15)的圖像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巖土材料動態接觸角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環、底座、壓頭構成壓樣器,用于制備重塑樣;所述小環刀用于制備原狀試樣,其上邊沿外側有切刃向上的切口結構,方便切取原狀試樣,所述巖土試樣(16)有切口處向下擺置,與秒轉動盤有上突出的卡槽緊密貼合,以確保旋轉時位置不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729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