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7154.4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9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蔚永軍;龔聲福;張曉廓;慕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H04B1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塊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模塊,光發射器、光接收器以及光纖適配器分別伸入圓方管體上對應的管口中,圓方管體內設置濾波分波片和反光片。其中,濾波分波片的光學面法線與光纖適配器中光纖插芯的光軸的夾角大于0°且小于45°,光纖插芯接收的數據光信號經濾波分波片反射至反射片,反射片將濾波分波片反射的數據光信號再反射至光接收器;而光發射器發射的數據光信號可以直接透過濾波分波片,傳輸至光纖插芯。本申請通過對濾波分波片的鍍膜技術改變,同時基于其鍍膜技術的改變,減小濾波分波片的光學面法線與光纖適配器中光纖插芯的光軸的夾角,實現波長間隔較近的光發射光和接收光的分離。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光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模塊。
背景技術
目前,5G通信在車聯網、醫療、智能電網等多個領域被廣泛提及。5G通信的應用基礎是以光通信為主的通信,其中,光模塊的技術支撐處于核心地位、起到核心作用。
然而,要實現4G通信向5G通信的升級,光通信的速率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其中,中回傳領域的傳輸速率至少需要提升到50Gbps的速率。為大幅提高傳輸網的容量,同時節省光纖資源,降低光網絡建設費用,快速推動5G無線通信技術布局及運營,亟需采用下一代的50G BiDi(單纖雙向,Bidirectional)系統對現有的傳輸網進行平滑升級。
基于PAM4(4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信號為下一代數據中心中高速信號互聯的熱門信號傳輸技術,因此,在5G前傳、中傳、回傳領域,通常采用50G PAM4單纖雙向收發光模塊。在50G PAM4單纖雙向收發光模塊中,發射波長通常為1295nm、接收波長為1309nm,即發射光和接收光的波長間隔是14nm。由于上述發射光和接收光的波長間隔比較窄,所以若采用常用的45°濾波片,進行發射光和接收光的分離,對濾波片的鍍膜技術是一個挑戰、甚至不能實現。
發明內容
針對單纖雙向光收發光模塊中,當發射光和接收光的波長間隔小時,使用現有的45°濾波片很難將兩種光分開的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模塊。
本申請提供的光模塊,主要包括:
電路板;
光收發次模塊,與所述電路板的電路電連接;
所述光收發次模塊包括:
圓方管體,表面開設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
光發射器,伸入所述第一管口,用于發射數據光信號;
濾波分波片,設置在所述圓方管體內,用于將所述光發射器發射的數據光信號透射至光纖插芯;
光纖適配器,伸入所述第二管口,其內設有所述光纖插芯,用于接收來自光模塊外部的數據光信號以及將所述濾波分波片透射的數據光信號發送至所述光模塊外部;所述濾波分波片的光學面法線與所述光纖插芯的光軸的夾角大于0°且小于45°,用于反射所述光纖插芯接收的數據光信號;
反射片,設置在所述圓方管體內,用于將所述濾波分波片反射的數據光信號反射至光接收器;
所述光接收器,伸入所述第三管口,用于接收所述反射片反射的數據光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71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