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負極界面的調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6639.1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40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爭;付興杰;江妙麗;沈文鐘;陳鵬飛;彭章泉;汪達;邱振平;張業龍;曾慶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五邑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04 | 分類號: | H01M4/04;H01M4/134;H01M4/1395;H01M10/05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彥孚 |
| 地址: | 52902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態 電解質 金屬 負極 界面 調控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負極界面的調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惰性氣體氛圍熔融金屬鋰;S2)、在熔融的金屬鋰中添加適量的助焊劑,S3)、將固態電解質基底進行打磨拋光處理;S4)、將固態電解質置于加熱臺上加熱;S5)、將混合熔融液均勻涂覆在固態電解質上;S6)、使鋁箔熔融于與固態電解質良好接觸的混合熔融金屬液中S7)、根據電池循環所需的鋰金屬的量,調控其厚度S8)、將產品自然冷卻到室溫。本發明通過將微量的助焊劑與金屬鋰熔融在一起,并涂覆在固態電解質表面上,從而達到對固態電解質浸潤的效果,使鋰負極更加純凈,讓電池的效率更高;通過添加金屬鋁箔實現對固態電解質表層進行原位SEI的調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負極界面的調控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鋰離子電池中因使用液態電解液,從而導致電池出現易燃易爆等安全問題,并且現有的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容量已經接近理論上限,因此,全固態鋰電池成為替代液態電解質電池的的最好選擇之一,但是,由于固態電解質其界面動力學問題(界面電阻過大)嚴重,而且在界面優化時,需要加入遠遠超過所需用量的鋰金屬,而造成鋰金屬資源的浪費,同時會減小固態電解質的能量密度,減弱固態電池的競爭優勢,因此尋找一種高效可行的優化方法勢在必行。
現有技術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1、現有技術一般通過磁控濺射的方式以解決負極的浸潤性問題,其主要是通過在固態電解質表面濺鍍一層厚10nm左右的鍍層,此鍍層多見為氧化鋁,還有各種金屬及金屬氧化,但是,這種方法很難廣泛運用,并且由于該方法實施比較繁瑣,濺射環境需要無水無氧,因此,對濺射裝置需要進一步控制環境,而濺射裝置本身體積特別大,所以實現起來比較復雜,并且對濺鍍層厚度的控制難以精確,大部分濺鍍層只是增加鋰浸潤性的作用,如果過厚,就會成為鋰離子阻塞層,如果過薄無法增加浸潤性,在納米尺度進行控制,難度較大,穩定性不高。其次,就是在是固態電解質浸潤的過程中,鋰過量會造成鋰金屬的浪費,降低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而且在浸潤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雜元素如碳等,但是,由于大量雜元素的加入,使固態電解質界面的優化不夠穩定。
2、由于固態電解質表現為相對惰性,因而原位反應生成SEI的方法受到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多為利用Gel(凝膠)SEI進行調控,但是人工SEI對界面的優化,十分有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負極界面的調控方法,該方法能夠保證在充分浸潤鋰負極的同時,保證鋰負極的厚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負極界面的調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在惰性氣體氛圍條件下熔融金屬鋰;
S2)、在熔融的金屬鋰中添加適量的“助焊劑”,使其充分熔融在金屬鋰溶液中,得到混合熔融液;
S3)、將固態電解質基底進行打磨拋光處理,以清除固態電解質表面在燒結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碳酸鋰,氫氧化鋰及固態電解質的貧鋰相);
S4)、將固態電解質置于加熱臺上并將其加熱至與步驟S2)中混合熔融液相同的溫度;
S5)、將步驟S2)中的過量混合熔融金屬液均勻涂覆在固態電解質上,并采用相應的工具將混合熔融液與固態電解質表面無空隙;使得該所述的混合熔融液充分附著在固態電解質表面,使得固態電解質表面的碳酸鋰原位脫落,以增加固態電解質與金屬鋰浸潤性的作用;
S6)、在金屬溶液中加入適量金屬鋁箔,充分熔融反應,進行原位調控SEI
S7)、根據需要,調控金屬鋰負極的厚度
S8)、將步驟S5)中得到產品自然冷卻到室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五邑大學,未經五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66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