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上拋石設備及基于該設備的拋石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6139.8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22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安秀山;李建明;李亮;婁雅冬;朱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0 | 分類號: | B63B35/30;B63B27/10;E02D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靜靜 |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上 設備 基于 石方 | ||
1.基于水上拋石設備的拋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拋石設備包括:
并排的兩艘駁船,所述駁船上設置有起吊機;
支撐軌,其包括:
一對第一滑軌,其分別水平設置在兩艘駁船上;
一對第二滑軌,其均與所述第一滑軌垂直設置并可在所述第一滑軌上移動,所述第二滑軌上設置有管架,所述管架包括一對支撐柱,一對支撐柱分別對應設置在一對第二滑軌上,所述支撐柱與所述第二滑軌平行設置,所述支撐柱可在所述第二滑軌上滑動,一對支撐柱上相對面一側均設置有滾輪,所述滾輪軸線與所述支撐柱平行;
第一拋石管,其頂部設置有掛鉤,所述第一拋石管通過所述掛鉤掛設在所述支撐柱上,所述第一拋石管可在所述滾輪上滑動,所述第一拋石管底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
第二拋石管,其位于所述第一拋石管下方,所述第二拋石管頂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孔相匹配的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二連接孔和所述一連接孔內穿設有連接螺栓;
石塊轉運裝置,其包括:
支撐板,其下面與所述第二滑軌連接并可在所述第二滑軌上移動;
支撐架,其設置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一對支撐孔;
第一底板,其兩側均設置有第一擋板,所述第一擋板上設置有吊環;
第二底板,其兩側均設置有第二擋板,所述第二底板一端與所述第一底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連接處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通過軸承穿插設置在所述支撐孔處,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可繞所述連接桿軸線轉動;
所述拋石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拋石位置和拋石深度;
步驟二、將兩艘裝滿石塊的駁船??吭趻伿恢貌⑼ㄟ^錨樁固定;
步驟三、根據拋石深度確定連接第一拋石管和第二拋石管,并將第一拋石管掛設到管架上,沿支撐軌移動第一拋石管至指定位置;
步驟四、將駁船上的石塊裝至石塊轉運裝置上,移動石塊轉運裝置至第一拋石管頂部開口處,起吊機通過吊繩連接第一擋板上的吊環,拉動吊繩,使第二底板自由端與第一拋石管頂部開口銜接,石塊從第一底板倒至第二底板,并從第二底板進入第一拋石管、第二拋石管,然后進入海底,進行拋石作業;
步驟五、通過運輸船不斷向駁船上運輸大小不一的石塊;
步驟六、重復步驟四和步驟五至拋石工作結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拋石管和所述第二拋石管內徑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底部設置有多對間距不等的滑輪,所述支撐板通過所述滑輪可在所述第二滑軌上滑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擋板遠離所述第二擋板的一端設置有可開啟的第三擋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拋石管底端也設置有所述第二連接板,在所述步驟三中,根據拋石深度可連接多個第二拋石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石方法,其特征在于,拋石過程中同步移動所述第一拋石管和所述石塊轉運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613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車體裝配線的后懸定積機
- 下一篇:碎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