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送風裝置及吸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5838.0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29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山內亮二;早光亮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D29/44 | 分類號: | F04D29/44;H02K9/06;A47L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張敬強;李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送風 裝置 吸塵器 | ||
本發明提供送風裝置及吸塵器。該送風裝置具備:轉子,其具備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軸配置的軸和固定于軸的磁鐵;定子,其在徑向上與磁鐵對置;葉輪,其固定于軸,且能夠繞中心軸旋轉;擴散器,其配置于比葉輪靠下方;以及外殼,其配置于比擴散器靠下方。外殼具備:環狀的內環狀部,其與定子固定;環狀的外環狀部,其配置于比內環狀部靠徑向外方,且在與內環狀部的徑向之間構成第一流路;以及第一肋,其連接內環狀部和外環狀部。擴散器具備:基部,其沿與中心軸交叉的方向擴展;以及多個第一靜葉片,其配置于內環狀部的上方,在基部的下表面沿周向排列,且構成連通內環狀部的徑向外方和徑向內方的第二流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送風裝置及吸塵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送風裝置的一例公開于日本公開公報特開2012-255352號公報。
在日本公開公報特開2012-255352號公報中記載的電動鼓風機具備:無刷馬達,其由轉子、定子以及框架構成;葉輪;第一引導葉片,其配置于葉輪外周;馬達殼體,其與第一引導葉片構成為一體,且在與定子外周面之間設置通氣路;風扇殼體;以及第二引導葉片,其由芯外周面一體構成且延伸設置于通氣路。第一引導葉片與第二引導葉片具有大致齊平面,且與第二引導葉片抵接在通氣路內形成多個流路。第一引導葉片對通過葉輪產生的氣流具有擴散器的作用。
由此,在驅動無刷馬達時,在芯產生的熱傳導至與芯一體構成的第二引導葉片。因此,記載了,利用由葉輪產生的氣流強制冷卻第二引導葉片,由此能夠將芯的熱高效地向無刷馬達外部釋放。
發明內容
然而,在日本公開公報特開2012-255352號公報的電動鼓風機中,難以在高效地冷卻馬達的同時提高送風效率。
鑒于上述狀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送風裝置,能夠在高效地冷卻馬達的同時提高送風效率。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送風裝置具備:轉子,其具備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軸配置的軸和固定于上述軸的磁鐵;定子,其在徑向上與上述磁鐵對置;葉輪,其固定于上述軸,且能夠繞上述中心軸旋轉;擴散器,其配置于比上述葉輪靠下方;以及外殼,其配置于比上述擴散器靠下方。上述外殼具備:環狀的內環狀部,其與上述定子固定;環狀的外環狀部,其配置于比上述內環狀部靠徑向外方,且在與上述內環狀部的徑向之間構成第一流路;以及第一肋,其連接上述內環狀部和上述外環狀部。上述擴散器具備:基部,其沿與上述中心軸交叉的方向擴展;以及多個第一靜葉片,其配置于上述內環狀部的上方,在上述基部的下表面沿周向排列,且構成連通上述內環狀部的徑向外方和徑向內方的第二流路。
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吸塵器具備上述的送風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送風裝置,能夠在高效地冷卻馬達的同時提高送風效率。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在搭載于吸塵器的送風裝置中,能夠在高效地冷卻馬達的同時提高送風效率。
有以下的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參照附圖,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驟,特點和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吸塵器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送風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送風裝置的縱剖視圖。
圖4是從上方觀察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擴散器的立體圖。
圖5是從下方觀察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擴散器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擴散器的仰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示例性的實施方式的外殼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58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探針饋電的電介質諧振器天線的電子設備
- 下一篇:屏蔽端子及屏蔽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