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與固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5826.8 | 申請日: | 2020-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77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高玉兵;胡金柱;何滿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21D21/00 | 分類號: | 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輝;闞梓瑄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巷道 矸石 固定 裝置 方法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與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方法,該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包括:錨桿、托盤和螺母,錨桿包括錨桿本體與設于所述錨桿本體上的多個倒鉤件,所述錨桿本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倒鉤件的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端;托盤用于套設在所述錨桿本體的第二端上;螺母用于設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托盤遠離所述第一端的一側,并能夠與所述錨桿本體螺紋連桿。本公開提供的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能夠避免矸石幫出現幫鼓。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采礦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與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留設煤柱開采方式存在煤炭資源采出率低,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傳統的無煤柱開采充填留巷在充填體上部形成應力集中,易造成周邊巷道大變形、冒頂,以及下部煤層的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等地質災害甚為嚴重。而切頂留巷無煤柱開采技術,既能提高煤礦開采的回收率,也能避免應力集中發生重大地質災害事故,是未來發展趨勢。
切頂卸壓自成巷技術在留巷過程中,通過切斷巷道頂板和采空區頂板,使采空區頂板沿切縫面垮落后自動形成巷幫。因此,沿沿空巷道一側為下一工作面煤幫,另一側為上一工作面采空區矸石幫。
通常,沿沿空巷道的穩定同樣需要一定的支護強度,在實體煤幫一側,使用普通錨桿即可支護;在矸石幫一側,矸石幫由破碎矸石組成,內部孔隙率高,矸石間僅需克服摩擦力就能運動。因此矸石幫承載能力差,在頂板豎向荷載作用下容易產生橫向運動出現幫鼓。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公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與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方法,能夠避免矸石幫出現幫鼓。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該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包括:
錨桿,包括錨桿本體與設于所述錨桿本體上的多個倒鉤件,所述錨桿本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倒鉤件的尖端朝向所述第一端;
托盤,用于套設在所述錨桿本體的第二端上;
螺母,用于設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托盤遠離所述第一端的一側,并能夠與所述錨桿本體螺紋連桿。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裝置還包括:
錨桿尖頭,設于所述錨桿本體的所述第一端。
多個所述倒鉤件位于所述錨桿本體上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側。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各相鄰的所述倒鉤件之間的間距一致。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倒鉤件包括:
套筒,套設在所述錨桿本體上,并與所述錨桿本體固定連接;
多個倒鉤片,一端與所述套筒固定連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在所述錨桿本體的徑向上,所述倒鉤片與所述套筒連接的一端的寬度小于另一端。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倒鉤片在所述套筒的周向上均勻分布。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各所述倒鉤件與所述錨桿本體焊接。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方法,該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方法包括:
提供多個上述的沿空巷道矸石幫的固定裝置;
在沿空巷道矸石幫側的側壁上的目標區域形成多個安裝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58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平板拖把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食用凹凸棒石基口紅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