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黃連制劑在抗病毒感染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5468.0 | 申請日: | 2020-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97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左建平;唐煒;童賢崑;楊莉;何佩嵐;周宇;趙維民;肖庚富;張磊砢;蔣華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1/216 | 分類號: | A61K31/216;A61K36/634;A61P31/14;A01N37/38;A01N65/22;A01N65/08;A01P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崔佳佳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黃 制劑 抗病毒 感染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雙黃連制劑在抗病毒感染中的應用。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綠原酸類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提取物的用途。實驗表明,雙黃連制劑(口服液)及其有效成分綠原酸對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ARS?Co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及2019?nCoV(新冠狀病毒)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效應,證明了中成藥雙黃連制劑(口服液)可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雙黃連制劑在抗病毒感染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在急性傳染病中,絕大部分都是病毒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的發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
2003年我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遭到了一次大規模的非典型肺炎(Atypicalpneumonias)的侵襲,即由非典型肺炎引起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drome,SARS)。SARS的病原體是一種單鏈RNA病毒,命名為SARS冠狀病毒。
2012年,另一種冠狀病毒侵襲了中東的沙特阿拉伯等國家,該病毒為命名為中東呼吸綜合癥冠狀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或MERS病毒。MERS(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2019年底,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再次侵襲人類,該冠狀病毒為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2019-nCoV冠狀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為具有包膜的單鏈正義RNA病毒。和其他已知冠狀病毒類似,2019-nCoV冠狀病毒也經過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子代病毒的組裝與釋放等幾個過程完成子代病毒的增殖。
此外,禽流感等流感病毒也對人類的造成了感染威脅。
一些藥物如達菲等,對一些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傳染病有一定療效,然而,一些病毒會產生耐藥性,例如已發現了對達菲耐藥的流感病毒株。此外,目前的藥物對引起急性傳染病的冠狀病毒(如SARS病毒、MERS病毒和2019-nCov病毒)的效果有限。
迄今為止,本領域尚缺乏令人滿意的有效治療這類急性病毒性傳染病的藥物。因此,本領域迫切需要開發針對急性的病毒性傳染病的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針對急性的病毒性傳染病的有效的治療藥物,尤其是針對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的有效的治療藥物。
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綠原酸類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提取物的用途,用于制備:(a)抗冠狀病毒的組合物;(b)治療和/或預防、緩解由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相關疾病的藥物;和/或(c)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的組合物。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冠狀病毒選自下組:SARS病毒、MERS病毒、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冠狀病毒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綠原酸類化合物選自下組:綠原酸類、1-咖啡酰奎尼酸、4-咖啡酰奎尼酸、5-咖啡酰奎尼酸(即新綠原酸)、1,3-二咖啡酰奎尼酸、1,4-二咖啡酰奎尼酸、1,5-二咖啡酰奎尼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4,5-二咖啡酰奎尼酸、或其組合。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綠原酸類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和/或從植物中提取的。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綠原酸類化合物提取自選自下組的植物或藥材:金銀花、杜仲、甜菊葉、花椒、牛蒡、或其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54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握持姿態檢測方法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一種可折疊空投方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