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及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4874.5 | 申請日: | 2020-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5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馬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爾派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M1/7243 | 分類號: | H04M1/7243;H04M1/7245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劉英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的電子設備具備:通信部,用于接收消息;以及再生部,至少再生上述消息中包括的文字消息和/或語音消息;該電子設備的特征在于,還具備:未操作消息檢測部,針對同一聯絡方,檢測在已再生消息之前存在的未操作消息;以及控制部,在由上述未操作消息檢測部檢測到在已再生消息之前存在的未操作消息的情況下,進行控制,以提示上述未操作消息。由此,能夠避免錯過重要的消息或者不能及時應對消息,避免使用戶會產生不適感,而提高電子設備的用戶使用體驗;能夠避免用戶需要處理大量的消息,能夠使用戶快速從大量的消息中查找希望的或必要的消息,避免遺漏重要的消息,避免花費大量的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及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與消息處理有關的電子設備及電子設備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伴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發展,各種電子設備的應用在生活中普及。特別是,能夠處理文字消息、語音消息、圖片消息、視頻消息等各種多媒體消息的電子設備,由于方便快捷并且經濟實用,因此在生活得到普遍應用。
另外,目前的電子設備,大多能夠安裝并使用多種應用。例如智能手機等的電子設備,能夠進行短信、彩信的發送,能夠接打電話,也能夠通過安裝各種應用程序(APP)而具備各種應用程序的功能。這里的應用程序例如可以是微信(注冊商標)、QQ(注冊商標)、Skype(注冊商標)、Line(注冊商標)等能夠發送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網絡鏈接等、能夠進行音視頻通話的應用程序、地圖軟件、導航軟件等各種應用程序。
另外,同一個用戶的同一個應用程序,能夠在不同的電子設備上下載、登錄并使用。電子設備的應用環境不同,因而同一個應用程序在不同的電子設備上使用時,功能有不同之處。以微信(注冊商標)為例,由手機客戶端、平板客戶端、PC客戶端、車載客戶端等各種應用。手機客戶端的微信的功能最為全面,可以收發文字、圖片、視頻、語音、名片、網絡鏈接、發紅包、轉賬、音/視頻通話等各種消息,但PC客戶端則不能發紅包、轉賬等。
這里是以微信為例,但是不限于此,實際上,在某些電子設備中,對于某些應用程序而言,存在如下應用情況:僅能夠處理文字和語音消息,例如將接受到的文字和語音消息都以語音播報給用戶,但是對于諸如圖片、視頻、名片、網絡鏈接、發紅包、轉賬等的其他類型的消息,無法語音播報。這樣,用戶在該電子設備中應用該應用程序的情況下,可以存在并不知曉從其他聯絡方發來了諸如圖片、視頻、名片、網絡鏈接、發紅包、轉賬等的其他類型的消息的狀況,可能錯過重要的消息,或者不能及時應對這些消息。對用戶而言,會產生不適感,從而使電子設備的用戶使用體驗下降。
另外,如果是在駕駛車輛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同一應用程序的車載客戶端和通信終端(例如手機)中的客戶端同時使用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對于上述應用情況,在駕駛車輛過程中,同一應用程序的車載客戶端和通信終端客戶端同時運轉,車載客戶端將接受到的文字和語音消息都以語音播報給用戶,但是對于諸如圖片、視頻、名片、網絡鏈接、發紅包、轉賬等的其他類型的消息,無法語音播報。通信終端客戶端接收全部類型的消息,并且,通信終端客戶端中,在同一應用程序的車載客戶端已經播報給用戶的消息,會被標記為已操作,而對于諸如圖片、視頻、名片、網絡鏈接、發紅包、轉賬等的其他類型的、無法語音播報的消息,不被標記為已操作,即已未操作的狀態存在,從而在該應用程序的通信終端客戶端中,接收到的消息以已操作消息和未操作消息按時間混合存在。
這樣,用戶雖然可以在停車時通過查閱通信終端來處理消息,但是由于已操作和未操作消息按時間混合存在,因此用戶需要逐條處理,會由于已操作消息的存在而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外,在駕駛期間消息較多的情況下,用戶需要處理大量的消息,難以快速從大量的消息中查找希望的或必要的消息,而且也容易遺漏重要的消息,此外還會花費大量的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爾派株式會社,未經阿爾派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48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3D人臉識別的門鎖系統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音頻傳輸方法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