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集中處理隧道大規模滲水的施工結構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4560.5 | 申請日: | 2020-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6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袁松;張生;王希寶;廖沛源;黎良仆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38 | 分類號: | E21D11/38;E21F16/02;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麗紅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中 處理 隧道 大規模 滲水 施工 結構 方法 | ||
1.一種處理隧道滲水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二次襯磚層滲水處沿著整個環向方向挖除一定寬度原二次襯磚后留下的環形空腔(1),環形空腔內澆筑有新二次襯砌,新二次襯砌外側對應的圍巖層也沿著環向挖設有凹槽,凹槽內設置有沿著新二次襯砌背面環向設置的雙壁波紋管(2),新二次襯砌頂端上方的圍巖層內打孔安插有引流管(3),引流管(3)壁面上開設有泄水孔(4),引流管(3)的下端與雙壁波紋管(2)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隧道滲水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引流管(3)的上端包覆有無紡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隧道滲水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新二次襯砌朝向內側的臨空面上涂覆水泥基結晶層(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隧道滲水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采用直徑為42mm,壁厚4mm的鋼花管,泄水孔(4)的孔徑為10mm,孔與孔之間的縱向間距為10cm,且泄水孔(4)呈梅花型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隧道滲水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雙壁波紋管(2)與新二次襯砌之間的縫隙填充有堵漏膠漿(6)。
6.一種可集中處理隧道大規模滲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在滲水嚴重地段,先通過向圍巖的頂部注漿使圍巖裂隙水聚集到滲水段落施工縫的中間區域;2)將中間區域縱向上50cm長度范圍內的整個環向上的二次襯砌拆除,留下環形空腔;3)在拆除襯砌留下的環形空腔范圍頂部向上打孔安插引流管,引流管壁面上鉆設有泄水孔;4)在環形空腔背面的圍巖層內挖設凹槽,然后將整環的雙壁波紋管安裝在凹槽,澆筑堵漏膠漿將凹槽與雙壁波紋管之間的縫隙填滿;5)在環形空腔內重新澆筑鋼筋混凝土形成新二次襯砌,并在新二次襯砌臨空面用水泥基結晶涂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456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路沿石模箱上脫模劑裝置
- 下一篇:電池輔助的電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