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系統級的電磁干擾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4429.9 | 申請日: | 2020-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78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肖夏;楊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5K9/00 | 分類號: | H05K9/0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系統 電磁 干擾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系統級的電磁干擾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給定系統的尺寸和內部結構;確定屏蔽外殼內部以TE10單模傳輸時的頻率范圍;確定屏蔽外殼內部以TE10單模傳輸時的諧振頻率范圍;在屏蔽外殼內部添加金屬隔板,確定金屬隔板在屏蔽外殼的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磁兼容的領域,是一種通過改變屏蔽外殼內部腔體結構改變屏蔽外殼的諧振頻率,從而改善系統級電磁干擾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工程中,對于某一頻率或某一頻段的電磁干擾要求很嚴格,如GPS、GLONASS。如果在該頻率范圍內,屏蔽外殼發生諧振,則會惡化電磁干擾。
在屏蔽外殼內部進行分腔處理,即加入金屬隔板,可以很好的避免在該頻率范圍內進行諧振。
發明內容
本專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系統級的電磁干擾的方法,通過改變屏蔽外殼的諧振頻率,有效的降低某頻率范圍內的電磁干擾。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善系統級的電磁干擾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給定系統的尺寸和內部結構,設系統屏蔽外殼尺寸為a×b×l,噪聲源位于PCB電路板上,噪聲源距離屏蔽外殼一側腔體為l0,l0l-l0,PCB距離屏蔽外殼底部h,將PCB電路板固定在屏蔽外殼內部;
2)確定屏蔽外殼內部以TE10單模傳輸時的頻率范圍,信號在波導內傳輸時,信號的截止頻率計算公式:
式中,fc為信號在波導內傳輸時信號的截止頻率,m、n代表波指數,c為真空中的波速,a×b為波導的橫截面尺寸,ab;根據式(1)分別計算TE10的截止頻率為fc1,TE11的截止頻率為fc2,TE20的截止頻率為fc3,頻率f∈(fc1,min{fc2,fc3})以TE10單模傳輸;
3)確定屏蔽外殼內部以TE10單模傳輸時的諧振頻率范圍,信號在波導內傳輸時,信號的諧振頻率計算公式:
式中,f0為信號在波導內傳輸時信號的諧振頻率,m、n、p代表波指數,c為真空中的波速,l為波導的腔長度,a×b為橫截面尺寸,ab,計算m=1、n=0、p=1時,TE101的最低諧振頻率為f0,頻率f∈(f0,min{fc2,fc3}),在該腔體內發生諧振;
4)在屏蔽外殼內部添加金屬隔板,確定金屬隔板在屏蔽外殼的位置:設系統內需要抑制的頻率F∈(f0,min{fc2,fc3}),在屏蔽外殼腔體內部添加金屬隔板,金屬隔板距離屏蔽外殼一側為d,當d=l1時,包含噪聲源的腔體內的最低諧振頻率f0=F;在l1dl-l1處添加金屬隔板,抑制在頻率F處的系統級的電磁干擾。
附圖說明
圖1系統模型立體示意圖
圖2加入隔板后的系統模型立體示意圖
圖3加入隔板后的系統模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442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