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水稻水楊酸羥基化酶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84383.0 | 申請日: | 2020-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08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旭君;梁兵兵;郭澤建;王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9/02 | 分類號: | C12N9/02;C12N15/53;C12N15/82;A01H5/0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秦夢楠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水楊酸 羥基 及其 編碼 基因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水稻水楊酸羥基化酶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本發(fā)明對四個水稻水楊酸羥基化酶及其編碼基因的功能進行了研究,并構建了單敲、雙敲、四基因敲除突變體。實驗結果表明,水稻水楊酸羥基化酶敲除突變體中,參與植物抗病的櫻花素含量有所增加,敲除轉基因水稻提高了對多種病原菌的抗性。本發(fā)明對于明確SA在水稻免疫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抗病性水稻的育種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領域,具體涉及水稻水楊酸羥基化酶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
背景技術
水楊酸(Salicylic acid,SA)是植物體中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防御外界病原菌入侵過程中起到關鍵的調節(jié)作用,是植物抗病過程中重要的信號分子。普遍認為在擬南芥等雙子葉植物中,SA在抵抗活體營養(yǎng)型和半活體營養(yǎng)型病原菌中起正調控作用。早期有關SA的代謝研究主要集中在糖基化和酯化。近年來,Zhang等(2013,2017)報道了擬南芥水楊酸羥基化酶AtSA3H和AtSA5H,能分別催化SA生成2,3-二羥基苯甲酸(2,3-DHBA)和2,5-DHBA,協(xié)同維持SA的動態(tài)平衡,調控擬南芥葉片衰老和對病原細菌Pst DC3000的抗性。體內外的實驗結果表明,擬南芥UDP-糖基轉移酶(UGT76D1)能對二羥基苯甲酸進行葡萄糖或者木糖基化。超表達UGT76D1的轉基因植株提高了SA積累和抗病相關基因的表達,增強了對病原菌的抗性(Huang et al.,2018)。通過對SA代謝基因的研究,對明確其在作物免疫等方面的作用非常有意義,并可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有效地利用這些基因于作物抗病育種。
根據同源性分析推測水稻中存在4個編碼SAHs的基因(暫命名為OsSAH1-4),與擬南芥等雙子葉植物相比,水稻中SA含量約高出兩個數量級(Silverman et al.,1995;Yanget al.,2004),暗示水稻中SA合成和代謝機制與擬南芥相比會有較大差異。然而有關水稻SA代謝的研究還非常有限。因此,加速水稻SA代謝相關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抗病的分子機制,進而為作物抗病性的遺傳改良提供依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水稻水楊酸羥基化酶及其編碼基因和應用。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保護方法A或方法B。
方法A:培育轉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同時降低目的植物中OsSAH1蛋白、OsSAH2蛋白、OsSAH3蛋白和OsSAH4蛋白的表達量和/或活性,得到轉基因植物;所述轉基因植物具有如下(a1)和/或(a2)所述的性狀:
(a1)對病原菌的抗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a2)櫻花素含量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方法B:培育轉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同時沉默或抑制目的植物中OsSAH1蛋白的編碼基因、OsSAH2蛋白的編碼基因、OsSAH3蛋白的編碼基因和OsSAH4蛋白的的編碼基因的表達,得到轉基因植物;所述轉基因植物具有如下(a1)和/或(a2)所述的性狀:
(a1)對病原菌的抗性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a2)櫻花素含量高于所述目的植物。
所述轉基因植物產量不低于所述目的植物。
所述OsSAH1蛋白為如下如下(A1)或(A2)或(A3):
(A1)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
(A2)來源于水稻且與(A1)具有98%以上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質;
(A3)將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經過一個或幾個氨基酸殘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質;
所述OsSAH2蛋白為如下如下(B1)或(B2)或(B3):
(B1)由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組成的蛋白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yè)大學,未經中國農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43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