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溶液再生裝置及具有其的空氣除濕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2764.5 | 申請日: | 2020-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91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亮亮;劉亭亭;李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創瑞風空調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華創瑞風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3/14 | 分類號: | F24F3/14;F24F11/89;F24F13/30;F24F14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鄒秋爽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溶液 再生 裝置 具有 空氣 除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溶液再生裝置及具有其的空氣除濕裝置,其中,溶液再生裝置,包括:再生塔,包括殼體、噴淋管以及設置在殼體上的第一進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第一管路,連接在第一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之間;第一表冷器、第一風機及第二表冷器,由第一出氣口至第一進氣口的方向上依次連接在第一管路上,第一表冷器具有第二進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管路,第二進液口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一出液口連通;熱泵,具有第三進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三進液口與第二出液口連通,第三出液口與噴淋管連通。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的溶液再生的熱量全部來自于熱泵制熱,導致再生功耗較高,無法實現高濃度再生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溶液再生裝置及具有其的空氣除濕裝置。
背景技術
溶液除濕技術是一種常用的空氣濕度處理方式,是利用濕空氣與吸濕溶液之間的水蒸氣分壓力差來實現水分傳遞,從而達到降低空氣濕度的目的,溶液濃度越高,除濕后的空氣相對濕度越低。完整的溶液除濕流程通常包括除濕裝置與再生裝置,除濕裝置中,溶液與濕空氣接觸,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大于溶液表面蒸汽壓,溶液吸收空氣中水分,溶液濃度降低。再生裝置中,稀溶液被加熱,表面水蒸氣分壓上升,高于空氣中的水蒸氣分壓,水分從溶液中傳遞至空氣中,溶液濃縮再生。
溶液再生方式一般利用熱泵排熱,或蒸汽熱水等熱源加熱溶液,然后在空氣中噴淋,與空氣發生熱質交換,把溶液中的水分傳遞至空氣中,實現溶液的濃縮。再生所需要的溫度一般溶液濃度有關,溶液濃度越高,所需的再生溫度越高。在含濕量低于7g/kg的深度除濕領域,由于溶液所需要的濃度較高,再生溫度比較高,一般采用蒸汽或高溫熱水加熱溶液再生。
相關技術中提供了一種基于熱泵回收潛熱的溶液再生器,利用冷凝器的排熱加熱溶液,利用蒸發器的冷量冷卻空氣,從而實現一種閉式循環的溶液再生器,可以對溶液進行濃縮。
但是,在深度除濕場合,再生所需要溫度超出了熱泵冷凝器的最高冷凝溫度,因此無法利用熱泵系統的冷凝排熱,而只能選擇采用蒸汽或者高溫熱水,再生成本較高。同時相關技術中的溶液再生方式,再生熱量全部來自于熱泵制熱,冷凝器功耗較高,經濟性相對于蒸汽再生優勢不明顯。同時由于冷凝溫度有上限,再生溫度受限制,無法實現高濃度的溶液再生,也無法用于深度除濕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溶液再生裝置及具有其的空氣除濕裝置,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溶液再生的熱量全部來自于熱泵制熱,導致再生功耗較高,無法實現高濃度再生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溶液再生裝置,包括:再生塔,包括殼體、噴淋管以及設置在殼體上的第一進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一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第一管路,連接在第一進氣口和第一出氣口之間;第一表冷器、第一風機及第二表冷器,由第一出氣口至第一進氣口的方向上依次連接在第一管路上,第一表冷器具有第二進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管路,第二進液口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一出液口連通;熱泵,具有第三進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三進液口與第二出液口連通,第三出液口與噴淋管連通。
進一步地,溶液再生裝置還包括換熱器,換熱器具有第四進液口和第四出液口,第四進液口與第三出液口連通,第四出液口與噴淋管連通。
進一步地,第三出液口處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第四出液口處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溶液再生裝置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均與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管路上設置有排風口和進風口,溶液再生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排風口處的第二風機,第一表冷器還具有第二出氣口,排風口位于第二出氣口和進風口之間。
進一步地,再生塔還包括與第一出液口連接的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設置有泵體,第二管路與第三管路連通。
進一步地,溶液再生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第三管路上的閥體,閥體位于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形成的交匯點和第三管路的出口處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創瑞風空調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華創瑞風空調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創瑞風空調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華創瑞風空調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27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