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眼視域內智能前行行李箱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81308.9 | 申請日: | 2020-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03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魏爽;魏勁超;鄭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A45C5/14;A45C5/0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陳藝文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視域 智能 前行 行李箱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眼視域內智能前行行李箱系統,包括與移動終端通信連接的智能行李箱以及設于該行李箱上的智能前行單元、環境識別單元和驅動單元;智能前行單元包括場景采集模塊和自適應調整模塊,場景采集模塊包含圖像處理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至少3個分別位于行李箱前、左和右方的攝像頭,自適應調整模塊包括至少一個位于行李箱后方的超廣角高幀率攝像頭,本系統能夠讓智能行李箱自主前行,自動規劃行駛路徑和主動避障,大大減輕了用戶的旅途負擔;該系統還能夠讓智能行李箱始終保持在人眼視域內,在智能前行過程中也不會脫離用戶的視野范圍,減少了智能行李箱識別錯誤和被盜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人眼視域內智能前行行李箱系統。
背景技術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出行需求的增加,隨身攜帶行李箱會更加的頻繁。不論是長短途出行中,人們使用傳統行李箱往往僅能夠在平地上拖拉,大大增加了人們出行時的負擔,并且因為傳統行李箱使用的不便,會增加行李丟失等安全問題。因此,國內出現了一批帶有自動跟隨的智能行李箱,這種智能行李箱可以讓行李箱自動調速跟隨與避障識別,解放了出行者的雙手,提升了使用行李箱的體驗感。
但是,這類自動跟隨智能行李箱存在個顯著問題:行李箱始終跟隨在人們身后,人們無法實時掌握行李箱情況,很容易出現行李箱被盜情況,即使有報警措施,也難以快速反應。特別在人流量密集區域,這類行李箱會出現被行人遮擋跟丟,識別用戶錯誤和被不法分子順手牽羊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人眼視域內智能前行行李箱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行李箱始終跟隨在人們身后,人們無法實時掌握行李箱情況,很容易出現行李箱被盜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人眼視域內智能前行行李箱系統,包括與移動終端通信連接的智能行李箱以及設于該行李箱上的智能前行單元、環境識別單元和驅動單元;智能前行單元包括場景采集模塊和自適應調整模塊,場景采集模塊包含圖像處理模塊圖像處理模塊和至少3個分別位于行李箱前、左和右方的攝像頭,自適應調整模塊包括至少一個位于行李箱后方的超廣角高幀率攝像頭。
優選地,所述移動終端和行李箱通過藍牙、紅外或wifi通信。
優選地,所述行李箱通過場景采集模塊進行用戶的行走速率進行判定,然后調整自身速率保持用戶與行李箱相對距離的穩定
優選地,所述場景采集模塊中所包含的攝像頭為90°高清攝像頭。
優選地,所述場景采集模塊中設有激光探測傳感器,所述圖像處理模塊能對高清攝像頭所采集的圖像進行分析判斷,采用深度學習的方式,建立神經網絡模型,學習并分類行進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障礙物,再結合激光探測傳感器準確感知各種障礙物與智能行李箱的實時物理距離。
優選地,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電機、舵機、萬向滾動滑輪、驅動控制器和電源。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系統能夠讓智能行李箱自主前行,自動規劃行駛路徑和主動避障,大大減輕了用戶的旅途負擔;該系統還能夠讓智能行李箱始終保持在人眼視域內,在智能前行過程中也不會脫離用戶的視野范圍,減少了智能行李箱識別錯誤和被盜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人眼視域內智能前行行李箱系統的組成結構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130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